□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校长 章汉平
日前,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应志成开心地收到了老师发来的一份特殊成绩单——“DSC课程”学习档案。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他从2016年2月参加该课程学习以来的轨迹和成绩。开心的原因是,他带领的团队连续3个学期执着研究“纸飞机”的精神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DSC课程”取自“探索、学习、创新”3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是大关苑一小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项目,也是践行以“学习方式变革”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行动的一个载体。该课题被确定为2017年度全国教育信息化重点研究课题。
新目标:完善思维方式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剧、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未来人才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思维方式的差距,而学习方式不断影响甚至固化着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教育工作者应该不停地叩问:当下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完善他们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吗?
大关苑一小探索的“DSC课程”确定了以“主题—学习—分享”为逻辑主线,即自主选择学习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公开分享学习成果。其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从教师提供的课题群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课题,并与课题相同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的课内学习和与课外探究相结合的实践学习活动。最后,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用合适的方式呈现、分享并进行相互评价。
新平台:开创数字学习
“DSC课程”的学习具有无边界特征,对传统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课题组认为,需要有一条“跑道”为学生的智慧学习“导航”。
经过课题组近两年的自主设计和研发,基于信息技术的“DSC学习社区”网站终于在去年投入试运行。该社区共分为四大板块和十二项功能。
四大板块分别为:问题云平台——学生发布问题、交流问题的空间;课题中心——教师在此发布课题,学生在此选择、申报自己想研究的课题并组成合作研究团队;成果排行榜——每个研究团队把研究成果上传社区,根据自评、互评和导师评价等综合成绩排列顺序;星级成员排行榜——根据每名学生“DSC课程”学习的各项指标积分排序,在排行榜中展示表彰。
十二项功能分别为:教师使用的问题审核、课题发布、组建学习团队、团队指导、成果评价功能;学生使用的提问和交流、申报课题、组建团队、上传研究成果、浏览各项成果、自我评价、团队之间互相评价功能。
同时,“DSC学习社区”为每个团队自动、同步绘制“学习事件时间轴”。师生、家长均可查看每个团队的学习进展情况。更重要的是,社区自动为每名学生单独形成“DSC课程”学习档案,详细记录他在“DSC课程”学习中的点滴行为和成绩。
新蓝图:尝试智慧、全科嵌入
如果希望让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有效影响,就必须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足够大的占有率。如果把“DSC学习社区”使用第一年看作全新学习方式的试运行阶段,那么从2017年9月开始的“全学科嵌入DSC学习”的研究就是一个有计划的“版图扩张”行动。
如今,每个教研组都积极行动,根据学科内容设计了一个个“DSC课题”。例如:“度量小世界”的研究、世界著名游泳运动员的调查、世界各地乘法计算的调查研究、与西湖有关的古诗研究、杭州大运河自由行导游绘本的制作、桥西风景区常用的英语单词大集合……这些教师合作发布的课题,都有着跨学科研究的痕迹。
“全学科嵌入DSC学习”让新的学习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涯,从而使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形成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能不断促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促进他们思维方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更具有成长意义和未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