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谌 涛
11月28日,衢州市实验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招聘会”。该园创新游戏教育形式,将幼儿各领域的学习发展融入“招聘会”之中,恐龙工作室、汽车4S店、美容美甲店、快递店、香浓东家奶茶店等20个工作室面向中大班幼儿“招聘”。
一大早,各个游戏项目的招聘台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大班幼儿谌思双手递过自己的“简历”,并主动向教师问好。“简历”上贴着自己的照片,“写”着名字、班级和电话号码,并用图画表达了自己的爱好。“我喜欢下飞行棋,还有做手工。我会贴指甲贴,这就是手工的一种。”谌思一边说,一边将贴有指甲贴的手伸给“招聘”教师看。“看来你对美甲工作很有经验,我们工作室就需要这样的成员,恭喜你被录取了!”说完,教师发给她一张“聘用书”。“如果这里应聘不上,我准备去服装店试试。”谌思说。
“应聘过程中,也会有慢热、内向的孩子第一次应聘不成功的。我们会鼓励、指导这些孩子尝试不同的项目或进行多次尝试,他们每跨出一步都是进步,应聘成功更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负责“招聘”的教师邱恒说。
家长傅瑜谈及儿子的转变时激动不已:“从一开始的岗位选择到最后应聘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以前他看到陌生老师会胆怯,这次大大方方地上去应聘,这令我很意外。”在家长涂淼看来,这样的模拟招聘会形式创新,寓教于乐,不仅让孩子对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还丰富了孩子的社会体验。
“招聘会”实施负责人之一付芬芳介绍,从准备项目到正式的“招聘”活动,前后花了一个多月。其中,项目的设计、推介、选择、海报制作等环节和个人简历都由幼儿自主完成。“我们发动幼儿自主设计项目,内容由幼儿画图表示,实施办法由幼儿口述,教师和家长仅是记录者。”她补充说,在申报方案准备好之后,幼儿在班级里推介自己的项目,再由全班幼儿进行投票。最终,每个班级选出5个项目上报,幼儿园统筹确定了20个项目。这次“招聘会”结束后,孩子们就要启动各自工作室的工作了。
据了解,该园从去年10月开始探索实施中大班幼儿共同参与的“童玩星期三”互通游戏课程,共设置24个游戏项目,幼儿在每周三上午自主结伴,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进行游戏。这学期,该园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以幼儿创建自己的游戏工作室为载体,将幼儿的数学学习、科学探索、绘画手工、语言表达、文明礼仪、交往合作等内容融入互通游戏课程之中,建设兼具自主游戏和主题教学功能的自主游戏课程体系。
“这次‘招聘会’让孩子们在‘小小的游戏’中看到了‘大大的世界’,并努力实现着心中的各种可能。”园长徐丽娟认为,游戏课程在孩子的生活中,在孩子的行为中,在孩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