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

呼唤差异教育 让孩子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本报记者 叶青云

“面对未来,如何引导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差异化的视野下,什么样的教育最适合学生?”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11月4日至5日,2017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国际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教育界专家,共同探讨如何以学生差异特点为导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表达的方向和路径。

“未来”已来,差异教育是重要形态

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为大家描述了未来学校的一些特点:它的价值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具有高度人文性,重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幸福人生;它是小规模的——小班小校,学习时间弹性化,可以实现混龄学习;它会按照儿童的天性来组织教学,开展个性化教学和项目式学习。杨东平说:“在新型的学校当中,互联网技术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瑞典知识学校副总裁Torbjorn Bindekrans与杨东平持相同的观点,属于未来学校设想的差异教育,早已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的孩子刚进入学校时,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很多学校往往会有一次入门考试来确定他从哪个步骤或哪个层级开始,这就是实施差异教育的基础。统一的一种教育模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孩子。”他认为,在差异教育中,教师起的只是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帮助与辅导孩子发展他的技能,比如主动性、创新思考和评估方面的能力等。

“直面差异,是叩问教育本质的常青问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指出,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古今中外的教育者大多是从理论层面强调关注学生“这一个”的重要性,付诸实践的教学实验偏少。他说:“因材施教在我国虽然是个一以贯之的教育原则,但范畴大于差异教育。现代差异教育对教师包括管理者的要求很高,理论提出后实践相对有限,教师是关键之一。”

把学生适应教育变成教育适应学生

当今的中国课堂,最普遍的特征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把它归纳成“八个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一台电脑、一个屏幕,还有学生的一支铅笔、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那么,在这“八个一”环境当中如何开展差异教育?

“所有的‘一’是一致的,但它所拥有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运用这‘八个一’,它的程序标准可能完全不同。每个孩子在‘一’的使用过程当中可以有他的选择权,可以对不同的‘一’解构不同的内容、标准和形式,教育的意义,就是每一位教师用这‘八个一’为不同的孩子创造条件。”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的话代表了很多与会专家的观点。多数专家都提到,教育面临的不是学生们,而是某一个特定的学生,教师看待学生,要懂得由类到群、由群到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个体,教育者要扭转观点,把以前学生适应教育转变为教育适应学生。

“差异不是差距,也不是异化,我们要在这个前提下去认识每一个有独特性的孩子。”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强调说,差异教育是要基于统一的课程要求之上的,即在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虽然普遍意义上认为没有学科素养就没有一切,但也不能唯学科化,必须改变学科过深过窄的方式,形成最基本的学生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我们适当地将国家分得过细的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整合,其实是在针对学生差异不断地做些弥补工作,并不是因此丢掉应有的学科属性和最基本的素养。没有这些属性和素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无从谈起。”

来自日本个性化教育学会的会长加藤幸次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差异教育已经有40年。在他看来,每个孩子之间的差异,大致包括执行度、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这几种,如何在课程中将这几个差异反映在教学中,是教育者要研究的问题。他专门提到了两个词“个别化”和“个性化”:“个别化这个概念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是一种教学方法。个性化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教授这些学科知识,而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差异的学习者。”加藤幸次认为,有必要让学生自主地决定他们想学什么。比如,他想了解杭州西湖,教师就可以先做一张表格,让孩子填写为什么要了解西湖、我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学习等,具体展开学习时,学习进程也可以由孩子们自己来决定。

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在可能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浙江省特级教师蒋军晶在他的语文观摩课“群文阅读《送别》”中,很好地实践了这个做法。“差异教育要求我们学会观察孩子。”他说,很多时候,教师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能够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孩子的问题和欠缺在哪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出一些想法和问题,有的浅显,有的深刻。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组织大家一起查找、搜集资料,然后围绕此问题构建起话题讨论,自然地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教师要在课堂中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因为真正好的课程,不是由文本产生的,而是由学生产生的。”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