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叙事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7月11日 星期

转机出现在家访结束之际


□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龚琴娟

期末季是许多学校要求班主任落实家访工作的重要节点,但一些教师心里满是困惑:“明明电话、微信沟通很方便,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和他们交流,为什么还要家访呢?”

我亲历的一件事告诉我,家访的意义或许在于多一种走近学生的可能。

小Q上学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家长每天被送孩子上学这件事搞得焦头烂额。

学校领导和心理教师迅速介入,但看不出小Q有任何问题。她自己也表示,不存在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情况,与同学关系也正常。

班主任推测,小Q请了几次病假,在家养病那几天可以畅快地玩手机,而回校后学业上有点吃力。这可能才是真实的原因。

但小Q父母提出:小Q之前上学都好好的,会不会是换了新教师的缘故?

家校沟通已然出现裂痕。但教师们每次看到小Q来上学,都会上前安抚。不料有一天,小Q在言谈中多次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这让大家都愣住了,觉得已经超出教师能解决的范畴。

学校建议小Q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但在这之后,小Q来不来上学就完全看心情,基本上处于持续请假状态。而我了解到,家长并没有带孩子去看医生。

作为这个班的美术教师,每次上课时我都会留意小Q是否来上学。经过观察发现,她偶尔来上学的时候,表现非常普通,学业上也有点吃力,确实是那种容易被忽略的“小透明”。

转眼到了期末,学校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工作,还要拍摄家访照片上传留痕。

我跟着班主任去小Q家。家访期间,她一直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家访结束,我们正要离开时,我忽然想起来还要拍照。班主任喊小Q来帮忙。小Q笑容满面、蹦蹦跳跳地出来,用班主任的手机帮我们拍照。

我灵光一现:“小Q,你长得这么好看,照片上一定更好看。老师拍照可厉害了,作品都能上报纸。下学期你要是能来上学,老师给你拍靓照,冲印出来送给你……”

小Q被我一通“忽悠”,竟然连连点头,愉快地答应了。

新学期开学前,我忐忑极了,不知道过了一个假期,小Q是否还记得这个约定。

我特意让班主任提前与小Q家长沟通,请他们提醒小Q,等着她来上学给她拍照呢。

报到那天,我早早拿着相机在校门口等候,为小Q拍下了新学期的第一张照片。

此后,我又为她拍了上课照、活动照等。按照我们的约定,小Q连续5天按时上学,我就会给她拍一张照片。

第一个月,她因为生病请了一天假,还有两次迟了一节课才来。虽然不能算全勤,但跟上学期相比可算是巨大的进步了。

在美术课上,我如约郑重地奖励她照片;此后,又乘胜追击,让她当美术小助手,负责检查物品整理情况、给组里加分等。每次批改她的作业,我都会特意鼓励几句。

她终于不再请假了。我问她之前不来上学的原因,她不说。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提及的过往,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回想小Q这一学期的改变,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也不知道下学期她是否还会有波动。但一次家访让我在无意中找到小Q的一个兴趣点,为化解她的上学焦虑打开了一个口子。

虽然,我们不能指望每一次家访都会有所收获,但是每一次家访都在为教育学生提供一种可能,都在表达我们对家校合作、携手共育的美好期待。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