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星期

教科室工作是长跑不是短跑

书 名:《从零开始,做研究型教师》
作 者:刘 波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 唐唯亚

初识刘波,还是在他担任中学教科室主任的时候,那时他总会时不时谈起对当今一些典型教育现象的思考,而我这个孤陋寡闻者总是竖起耳朵听着:“嗯,好有道理。”

刘波一直行走在思考的道路上,一直在他的“与阅读同行”公众号上发表文章。正如他曾在《教师,以研究的“姿态”成长》一书中所言:“作为众多普通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分子,我自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也称不上有什么壮举。不过,平凡并不等于平庸,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这句话或许可以看作是对像我这样的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鼓励吧。

刘波的第一本书《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出版时,我没想到这只是“头胎”。如今,“第六胎”《从零开始,做研究型教师》已出世。这让我们看到一个“有预谋”的他: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坚持反思,坚持对教育的热情。

在读书中一篇《建设和管理好“云”科研资料库》的时候,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刘波每天都会浏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就像早上起床、刷牙、洗脸一样,这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这也让我感到“迷茫”,因为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尽力收集整理各种书刊资料、定期摘编国内外教育信息、组织专家讲座、开辟科研专栏……但是,我所做的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忙碌却琐碎,没有持久性,也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

要问学校哪个部门的人数最少,毫无疑问是教科室,里面只有一个“光杆司令”;要问哪个部门的柜子最多,答案还是教科室,柜子里放满了各类书籍报刊。我记得自己保存着每一期《镇海教育》,供教师学习参考。

在书中第二章《做好扎实的研究准备》中提到“深耕教师的专业阅读”“关注和理解教育热点”再到“加入研究团体抱团取暖”“在‘草根研究’和‘规划课题’中自由行走”……细细想来,这一章节是有递进关系的,前面讲的是“个体修炼”,后面讲的是“团队融合”。

虽然我也一直在准备、在积累,但是没有更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没有在抱团取暖的氛围中激发研究兴趣,也就是没有领会“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的道理,因此缺乏自己的“预谋”和“思考”。

曾经有多少次专家的指导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然而专家一走,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我意识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情,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是立足之本。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等待“外援”上,在自己有所收获的同时要及时将思索付诸行动,学习用他人的教育精华来提升自己的教育品质。

然而,在读《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这一篇时又让我深有感触,我们不是为“做”而“做”,关键时候要善于借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新的方向,在旧的课题上开拓新的价值。比如,我校的“农民画”研究就没有另起炉灶,而是迭代成了“芯·光”实验室与农民画工作坊的结合。

因此,紧跟时代潮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不需要蛮干和苦干,我们也能绽放出自己独有的光芒。

我常常把教导处工作比喻成短跑,把教科室工作比喻成长跑。教科室工作战线拉得比较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每年多项的课题研究、课程评选,每一次的校本教材编写,每年的校报出刊、论文投稿、获奖登记等,都迫使我在教科室主任这一职务上找准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意识,虚心静心做事。

身边的人、手上的书、头顶上的星空,让我又一次受到洗礼。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