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中学张祖平(楼主)
语文教师会在课堂和家长会上不止一次地讲: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语文都没学好,理科的题目你可能都读不懂。
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想很多文科拔尖的理科困难生和他们的家长一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阅读轻松拿捏,写作妙笔生花,看到理科的一大段文字材料却心惊肉跳,读N遍还是一头雾水?这个疑问,值得我们教师好好解答。
dzh6024205
原因很简单,两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相反的。
龙泉许东宝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对于爱好文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情感表达和文学欣赏,虽然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但是理科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如果不具备理科思维,自然无法理解题目内容,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树人中学张祖平
学生理科题目不会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能读懂题目,但解答不出来;二是连题目都读不懂,不知道题目要他做什么。
dzh6024205
在读条件时,要在脑子里蹦出可以解决的一个个问题;而在读问题的时候,脑子要能反应出需要哪些条件。两者结合,读题的速度才能快,问题解决的精准度就高。
carddie
用认知心理学来解释,两种阅读所需要调用的思维是不同的:文科读的多是情境,要推理上下文,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就算是阅读说明文,也不过是提取信息而已;而理科阅读,用的是另一套抽象的符号认知系统,再加上缜密的逻辑推理,语文课堂上的阅读训练对理科读题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因此,解决办法是在数学课和科学课上学习阅读,用理科方法读理科材料。
当前提倡的学科融合是有一定道理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可以清晰地让学生发现文科和理科调用的思维不同,支持跨学科解决问题。
yhglll
作为一名初三偏科生家长,对这样一个话题,不吐不快。
我自己是一名英语教师,儿子从小也喜欢读书,但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学开始就是文科弱于理科。我以为小学简单,没想到进入初中后差距拉大。偶尔理科题失分,原因居然还是读题偏差。
于是,我给儿子补习侧重文科,但提分并不明显。从旁观者视角来看,可能是儿子兴趣和习惯使然,喜欢刷题而不愿整理归纳。
赵占云
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但阅读能力强不代表解题能力也强,就像本人在读高中时遇到阅读理解熟悉的文字,却在空格横线上迟迟下不了笔;但两三百字的物理题,我只要瞟一眼,就能抓住那几个关键词,列出相应公式,从而顺利解题。
我觉得文科和理科解题最大的区别是在思维方式,以文科生的思维,需要通读题目,了解题意,才能解题;而理科生往往是一目十行,抓住关键因素,直接解题。
如前面坊友所论,现今新课标中提出的“跨学科融合”应该就是让学生从多个学科、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