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红宇
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台州将如何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全力以赴回答好“教育强省,台州何为”的时代命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台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聪颖。
记者:在建设教育强省的新征程中,台州将如何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阮聪颖:台州是“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我们将依托台州的自然禀赋、文化底蕴、产业优势,赋能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台州智慧与力量。
一是全面深化“和合五育”工作品牌。近年来,我们以“垦荒精神立心”“和合思政”为引领,形成了以德铸魂、以智提质、以体健身、以美化人、以劳育心等多元融合的“和合五育”工作品牌。面向教育强省建设新使命,我们将全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优化“和合五育”育人路径,迭代升级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持续推动科学教育“十大行动”、体教融合、体艺联盟建设、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正向赋能、阳光成长”行动等重点工作,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是全面完善全域优享服务体系。近年来,我们以改革为引领,推进省级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建设,推动城乡校际共建共享、互融互补。我们以乡村名校建设为基点,发挥教育提质咨询委员会和乡村联盟专家指导团等专家调研指导力量,助力全市乡镇、山区、海岛等典型乡村学校“抱团”发展提升。我们以同城同质为重点,全面实施随迁子女“蓝天教育”行动,2024年全市持证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比例居全省前列。面向教育强省建设新使命,我们将全力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深化乡村教育提质,高质量完成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全域实现“为所有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100%提供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三是全面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格局。近年来,我们坚持“服务民营经济、赋能山海共富”战略导向,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培优赋能,成功创建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全市建立产教融合联盟等平台100余个。我们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跨越提升,实施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和内涵建设工程,增强高校服务城市发展能力。2024年,台州学院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总数进入全省高校第一方阵,新增硕士学位点数量居全国高校并列第2;2所高职院校通过“双高计划”省级评估,获批3个职教本科专业。面向教育强省建设新使命,我们将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高等教育内涵提升改革等两大改革为突破口,“一校一策”支持在台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科教人贯通”模式,推动政校行企共建“一县一产一学院”,实现教育与城市发展互融共生、与产业变革同频共振。
记者: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水平教师。台州将如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阮聪颖: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四支关键队伍为切入口,突出重点抓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强能提质。
一是重抓班主任队伍。紧扣班主任“主心骨”作用,创新制定班主任队伍建设“1+6”政策架构,探索班主任职评单列、设置班主任工作教研员,构建“优进劣退、优绩优酬、减负提能”的班主任工作体系,遴选首批班主任队伍建设试点县(市、区)4个、试点校25个,培育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121个、班主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88个。
二是重抓教研员队伍。紧扣教研员“引领者”作用,率先出台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的专项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教师和教研员任职“旋转门”制度,健全“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动态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名教研员”培养计划,落实教研员全员专业研修制度,培育一批领军型、专家型教研员。
三是重抓书记校长队伍。紧扣书记校长“领头羊”作用,深化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中小学书记校长,遴选参加“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培养。实施普通高中卓越中青年校长培养工程,对20名普通高中中青年校长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校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等方式储备一批后备干部。
四是重抓骨干教师队伍。紧扣骨干教师“生力军”作用,统筹发挥教师教育院、教研院、教科院等专业机构和中职教师培训基地作用,推动教师研修活动提质增效。积极创新载体,遴选一批“未来名师”开展重点培养,举办全市中小幼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新锐教师”素养大赛,助力教师快速成才。
面向教育强省建设新使命,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铸师魂、强师能、聚师才”三链驱动,在“铸师魂”上深化“走进经典”一体两翼教师成长实验行动,用好中小学师德涵养基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基地,持续推进师德师风长效建设;在“强师能”上建强“校本研训—‘三名’工作室—专家工作站”三级培养平台,实施分层分类、梯队培养,深化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在“聚师才”上不断完善“1+X”人才政策支撑体系,深化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健全教师荣誉激励体系,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记者:台州如何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地见效?
阮聪颖:近年来,台州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系统实施教育数字赋能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台州教育大脑”,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台州教育数字化IP。
一是推动数字设施全面覆盖。近3年,累计投入2.4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新基建工程,打造新型教学空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验室等超600个,实现省市县校四级教育城域网千兆全域互联。
二是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融入。以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内容纳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体系。近3年,开设教育技术应用讲师团培训班、人工智能科创教师培训班等培训15期,线上线下交流培训130余场,参训教师近5万人。
三是推动数字服务集成便民。迭代升级“学在台州”智慧化应用场景,汇集上线入学报名、教育缴费、在线学习、教育审批等50余个高频服务事项。2024年,应用累计访问次数达1582万,惠及群众超100万人。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重点推进智慧校园迭代升级、数字素养培育提升、“学在台州”服务品牌建设、在线教学服务提质等五大行动,推动新型智能化教学空间广泛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努力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供台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