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8日 星期

青春筑梦乡村 专业赋能振兴
——浙江建设职院“侨韵振兴”小分队深入青田县祯埠镇开展乡村“空心化”调查研究

□樊慧楠 白杰文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浙南漓江”之称的瓯江穿境而过,风景秀美。这里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遍布120余国,“十里三乡皆侨眷”是其独特景观。长期以来,大规模的人口外出,以及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冲击了传统乡村结构。许多村落逐渐面临人口流失、房屋闲置等问题,乡村的“空心化”现象严重。

如何唤醒沉睡的村庄,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不久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侨韵振兴”小分队走进青田县祯埠镇,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助力振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实践。

以专业视角把脉村镇发展困境

“这段土墙有明显裂缝,不过它的木结构非常稳固,如果加以修缮,其实可以改造成特色民宿。”走进祯埠镇,一栋蕴含浙南民居特色的老屋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小分队成员黄骋立刻掏出背包中的专业设备,一边测量房屋数据,一边和队友展开分析。

随着调研的深入,队员们发现,这里许多传统民居虽然年久失修,但建筑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建筑及空间布局的现状,大家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建筑结构检测等专业技术手段,对乡村的基础设施等来了一次全面“体检”。同时,针对当地基础设施老化、传统民居空置、土地资源浪费等现状,结合专业所学,提出了危房加固、空间功能改造等初步方案。

在与当地主管部门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们还提出了将闲置农房转化为咖啡书屋、民宿、文创工作室、研学基地等方案。当地负责人表示,学生们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提出的“微改造+产业植入”模式,既专业又接地气,对后续的改造很有意义。

团队指导教师樊老师介绍,通过此次调研,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未来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清晰,也更有动力,他们在调研中结合测绘数据整理出的调研报告,为当地后续的村落更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文化传承激活乡村振兴力量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有乡村文化的传承。除了对建筑设施等硬件的分析研究,队员们对乡村特色文化也进行了深入调研。“以往我们对于旧的建筑总是想着拆旧做新。这次实地调研转变了我的观念,简单拆除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导致乡村文化记忆的流失。如果我们能够进行专业修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还能让村里的文化继续传承。”学生何品蓉说。

为了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队员们还策划了乡村记忆馆项目,建议利用村中闲置的老房子,展示村落历史、侨乡文化、传统手工艺等,打造侨乡乡村文化地标。也有队员提出,将废弃侨宅改造为华侨文化驿站,通过举办侨乡稻鱼节等活动,激活乡村文化,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实地调研结束后,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队员们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近期的调研数据;运用人口迁移理论、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和乡村治理理论,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数据建模,邀请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近1.5万字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侨乡“空心化”治理困境与路径探究——以丽水市青田县为例》。该调研报告针对情感维系弱化、产业基础薄弱、土地资源闲置等侨乡“空心化”治理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产权制度创新、数字技术赋能、空间功能重构、治理主体培育“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为破解侨乡“空心化”问题提供了青年视角和可行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