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叙事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星期

老师,我学会“输”了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小学部 胡文旦

一年级开学才两个月,我就已经收到针对小奕的数十起投诉。这个学生说不上调皮,但性格执拗,只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伤害自己。

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他拿鞋底把自己的脸打红,拦都拦不住;没当上午餐领队,他打了自己两巴掌,然后拒绝吃午餐;没得到奖状,他把获奖学生的桌椅掀翻;玩游戏,如果他当“小鸡”被捉住,那“老鹰”就没好果子吃……

我曾一次次询问他原因,一次次语重心长,晓之以理,也严厉地批评过几句,但换来的还是一次次复发,着实让人技穷。

小奕妈妈却认为孩子没什么问题,只是不适应小学生活。

据了解,小奕是龙凤胎中的男孩,和妹妹在同一个班级。龙凤胎从妈妈肚子里开始就是“天生的伙伴”,但无形之中又存在难以停止的微妙竞争。

一方面,小奕非常喜欢妹妹,很照顾妹妹,妹妹高兴他就高兴,连上课发言都经常提到妹妹;可另一方面,小奕生活在“妹妹比哥哥好”的评价中,妹妹获得奖励,小奕就会大发脾气,撕毁书本,甚至用十指疯狂抓挠自己的脸。

小奕妈妈温柔平和,平时负责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对小奕平日显露出来的“坏脾气”有所察觉,但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懂事了就会好。小奕爸爸是企业家,对孩子管教严格,尤其是妹妹各方面的表现远比哥哥优秀,爸爸甚至认为小奕“没用”。

爸爸的否定深深伤害了小奕的自尊,妈妈的过分包容又让他肆无忌惮,父爱和母爱从两个极端拉扯着小奕,让他无所适从;对妹妹发自内心的爱和妹妹对自己的“碾压”,也让他陷入两难。

其实,小奕各方面能力还算不错,只是和优秀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他总想得到认可和表扬,也很在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表现得比自己优秀时,他就生气,生别人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他太想优秀,但不知道怎样进步。

为了让小奕“输得起”,当务之急是要教会他控制情绪,不要伤害自己。于是,我给他讲了《生气汤》的故事:小男孩霍斯生气了,妈妈让他把惹他生气的玩具扔进锅里煮,霍斯的心情就好多了。

我和小奕一起折纸飞机,把不快乐的事写在上面,然后将纸飞机放飞;我还教他用“红绿灯”控制情绪,生气的时候“亮红灯”,延迟爆发时间,也许过一会儿“绿灯”就亮了。

一次,我又接到任课教师的求助,赶忙把小奕带离教室,牵着他的手,前往学校的“育英心吧”。一路上,他双拳紧握,脸涨得通红。

我没有说教,只是陪着他慢慢走,感觉到那紧握的拳头渐渐地放松,再放松。在“育英心吧”,芳芳老师陪小奕聊天,陪他玩游戏,观察他的每一个举动,倾听他吐露自己的不开心。而我,则悄悄地退出。

一节课后,我接回小奕,看到的是一张红润润的笑脸。

等小奕能稍稍控制自己的情绪后,如何让他变得更优秀成了问题的关键。我奖励他当一天班主任小助理。接到这个光荣的任务后,小奕早早地来到教室领读,那声音响亮又自信;课间的管理更是认真负责,提醒同学游戏时注意安全,检查同学做眼保健操的姿势是否规范;放学后,反复确认灯关了才离开教室。

小奕一天的努力得到了我的高度赞扬,学生们送上热烈而长久的掌声,小奕脸上那不好意思的微笑温暖了我的心窝。

父爱对男孩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是一种引导他日后成长为男子汉的阳刚之爱。

我与小奕爸爸沟通了几次,希望他多抽点时间见证孩子成长,在严格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欣赏与认可,用放大镜无限放大小奕的优点,并且让这一优点给妹妹作榜样……

不久,我看到在接孩子的队伍中多了小奕爸爸的身影、小奕妈妈的朋友圈中爸爸教小奕骑自行车的视频,还看到小奕骄傲地和同学谈起自己的爸爸。

我发现小奕爱搭乐高,就在班级“小明星”个展上,邀请小奕展出他的乐高作品:潜水艇、汽车、城堡、人偶……在学生们的围观和赞叹中,小奕收了好几个徒弟。

有一天,小奕拦住下课的我,仰起快乐的小脸:“胡老师,我现在可以‘输’了,别人有比我优秀的地方,但我也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

我知道,小奕太想被看见,他终于被看见了。

●点评:

类似小奕这样“输不起”的学生,在当下中小学非常典型,他们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对自我成就的渴望和对他人认可的强烈需求。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小奕逐步学会控制情绪、认识自我、接纳失败。作者的举措有以下突出亮点:亮点一,通过讲故事、折纸飞机、玩“情绪红绿灯”游戏等方式,唤醒小奕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在情绪失控时找到出口;亮点二,通过让小奕担任班主任助理、展示乐高作品等方式,发现并放大其闪光点,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这正是教育中“扬长避短”的智慧体现;亮点三,寻求家校合作,帮助小奕爸爸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以父爱的回归让小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让小奕更有力量面对失败和挫折。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小奕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个性化引导,让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