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汪培坚 林延伟
“大家好,欢迎来到钱江源国家公园。我是开化县实验小学一(4)班学生郑沐宸。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近日,开化县实验小学100多名学生化身主持人,通过短视频介绍钱江源国家公园里的珍稀动植物。
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总面积约252平方公里,是中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今年寒假,开化县实验小学与县林业局、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了首届童心探秘国家公园微视频创作大赛,由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在家长协助下完成。
假期中,学校700多名学生化身“小小科学家”,用细腻的观察、生动的讲解和精彩的镜头记录了大自然的奇妙故事,制作了不少精彩短视频。每个视频时长2~3分钟,其中每个学生分别介绍一种钱江源国家公园里的珍稀动植物。在视频里,白颈长尾雉、白鹇、银杏、樟树等动植物纷纷亮相,加上学生的童声介绍,别有一番趣味。
据统计,学校共收到200多个短视频,经过三方共同评审,筛选出100个优秀视频在学校视频号展播,目前已有30多个短视频上线,总点击量逾9万次。
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在让学生了解和宣传国家公园方面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这仅是该校全面拥抱国家公园、积极开展相关活动的一个方面。上学期结束前,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了探秘国家公园的研学实践作业,包括科考、参观、保护、宣讲等内容,以短视频、自然笔记、自然小报等多种形式呈现。
据了解,开化县实验小学在生物多样性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1995年,该校成立了少年林科院,有“小院士”300多人,先后组建了“林科院小队”“国家公园小园丁”“国家公园小向导”等团队,“小院士”还开展了多项科学调查研究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学生科研课题,获得各级各类奖项。
去年下半年以来,学校加强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合作,共同组织活动、开发课程,拓宽生物多样性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提升师生及家长的环保意识。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21世纪的公民,每个人都要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开化又是国家级生态县,宣传和保护国家公园是大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学校正借助钱江源国家公园的资源和优势,组织力量策划贯穿小学六年的国家公园系列课程,通过长期研学课程和“少年生态研究员”岗位计划,把国家公园的知识、理念全面融入学校的活动、课程和文化中,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生态责任感的未来公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国家公园的宣传者和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