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梦娇 刘丹丹 郭诗语)“年轻人要有梦想,更要有担当。”3月20日晚,在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与800余名高中生面对面,开展了一场关于梦想与担当的对话。施一公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主题,结合西湖大学的办学经验,阐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破题之道”和个人实现科学梦想的“必经之路”。
“研究没有捷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走得更远。”施一公从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探索科研的经历,讲到木匠对工艺的热爱。现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作为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首批试点学校,杭州学军中学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有德、有识、有才”的领军人才。该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如今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2025年,西湖大学将继续开展“西湖大学创新班”本科招生试点,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域的未来引领者。
据了解,本场宣讲是浙江省“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巡讲的第一站。围绕我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就、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精彩蝶变、浙江在立足新定位担负新使命中的改革实践和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内容,全省50名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走进中小学开展主题宣讲,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种子”向未来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