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星期

AI赋能 护“心”有方
衢州衢江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本报记者 陈嘉琦

即便已经第二次使用“心哨”AI人脸情绪识别系统,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初级中学学生小卢还是觉得眼前的仪器格外神奇。只要在AI心理检测仪前盯着摄像头一分钟,屏幕就会立刻显示出一张当前使用者的心理状态表。结果显示,她在“不安”这项指标上的数值略微超出正常范围。

这与小卢的自我认知相符: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心中还是有一定压力的。“这个系统让我的情绪得到了直观呈现,能促使我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情绪问题。”为缓解忧虑,她有意识地在课余与好朋友分享心事,从喜欢的歌曲中汲取能量,不安的状态比先前有所改善。

在衢州市衢江区,近2万名中学生都已获得通过AI系统分析自我情绪的机会。自2024年4月起,衢江以“科技护心”工程为核心,在全区中学搭建“心哨”AI人脸情绪识别系统,构建起“监测—预警—干预—跟踪”的心理健康闭环管理体系,探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人机共擎,解码少年心结

眼下,衢江16所中学的心理辅导室均配备一台静态AI心理检测仪。仪器可在一分钟检测后出具评估报告,心理状态表内含“攻击性”“压力”等12项指标,供心理教师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等。在学校大门口、宿舍楼门口等地,动态心理检测系统会默默记录下学生的喜怒哀乐,对负面情绪过高的学生予以预警。

“衢江各中学虽已实现心理教师配备率100%,但如何精准识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并实施有效干预,仍是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现实难题。这一AI系统的引入,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衢江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饶俊说。

对于该AI系统的功用,衢江一初专职心理教师朱梦琪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心哨”驻扎学校的近一年时间里,朱梦琪借用心理检测仪完成了2次校心理健康测评。她发现,相比传统线上心理问卷测试,AI系统的检测明显更准确高效:过去,受制于学生的主观规避,线上测评无效问卷数量多;现在,依靠AI系统出具的检测报告,教师能精准“锁定”情绪异常的学生并及时介入。而校内的动态检测设备,也能帮助教师实时掌握相关学生的信息,方便持续跟踪学生心理状态。

衢江区东港初级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徐慧萍也有同感,“光靠课堂表现,教师很难快速识别出面临情绪危机的学生”。据她观察,这些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向教师求助,心理教师容易成为被动的“救火队员”。“心哨”的出现,无疑扭转了这一局面。

在利用“心哨”筛查校内学生心理问题时,徐慧萍发现,一名学生的检测报告显示“攻击性”指标大幅度超出正常范围值,“幸福度”指标明显偏低。她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学生班主任,并从学生家长处了解到该生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与学生定期谈心,观察其情绪状态,及时掌握近况……徐慧萍以自己的方式持续给予学生关注与爱护,学生有了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主动提出进行心理检测,结果也令徐慧萍欣喜异常: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均已回归正常值。

“因为‘心哨’的早期筛查与干预功能,教师得以有效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萌发,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部分。”徐慧萍表示。

智辅师心,助力情绪破译

“心哨”的入驻,为心理教师的工作还带来了其他令人惊喜的便利。在使用“心哨”一段时间后,衢州理工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组长吴素珍意识到,检测报告的数据有望成为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的一大抓手。

在心理健康测评中,一名学生的检测报告引起了吴素珍的注意——结果整体并无特殊之处,唯独在“不安”这项指标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超过30。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跟踪的案例。于是,吴素珍便紧握“不安”这把钥匙,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原来,这名学生的深层焦虑来源于自身的生理疾病。“只要从数据中深挖,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教师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恐惧与担忧。”

作为“科技护心”工程的见证人,衢江区心理教研员郑琼霞发现,很多心理教师的反馈中都提及,“心哨”通过情绪数据的无痕抓取,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可视的着力点。此外,“心哨”还能帮助教师减少60%的日常观测量,使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上。

“一直以来,心理教师队伍存在师资偏弱的问题,专职心理教师占比较低,专业度略显不足。”郑琼霞认为,“‘心哨’作为专业的心理AI助手,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欠缺。”

然而,从数据中破译学生的情绪密码并非易事。为更好地从整体报表中获取学生情绪信息,并开展更深入的心理咨询,衢江始终不遗余力探索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该地已整合市、区两级10余个领域的30余名专家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作为各校心理教师的“智囊团”。同时,教师心理健康全员培训计划已全面实施,2024年全区完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525人。接下来,针对如何解读“心哨”出具的检测数据,衢江将面向各校心理教师开展后续指导。

在衢江“监测—预警—干预—跟踪”这一心理健康闭环管理体系中,“心哨”的预警作用极为突出。而后续的干预与跟踪,不只需要心理教师、班主任的努力,更需要家长及社会多部门的协助。依托此项数字化改革,衢江建立起教育、政法、公安、卫健、妇联等多部门协同的区级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护心联盟”,并把开展青少年及家长心理健康服务行动列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AI赋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创新,也是育人范式的迭代。衢江将以心育数字化为突破口,为教育强省建设开辟出充满人文温度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衢江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燕琴表示。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