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纯纯
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的召开,让各地教育发展思路更清、底气更足。近日,记者采访了嘉兴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曜云。她表示,面向新征程,嘉兴教育将深刻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面提升立德树人质效,持续擦亮“优学在嘉”金名片,为教育强省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会议强调,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取得新进展。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如何进一步运用地方特色资源,提升“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影响力?
武曜云:嘉兴将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围绕思政育人“三个一”行动,打响“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
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建强一个体系。充分发挥“一体两中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联合体、研究中心、实践中心)思政育人工作体系优势,依托红船精神研究院和在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研究,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场地和方式。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推动百所大中小学校联动,用好“红船精神”系列教材,实现中小学课堂学习全覆盖。
以“红船故事”为载体,打造一支队伍。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和理论宣讲团建设,通过集体备课、同上一节课等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提质提效。完善“1+32+N”,即联合32所大中小学740余名专家教师组成“8090宣讲团”,多维宣讲架构,创新宣讲方式,讲好“红船故事”。
以“红船研学”为支撑,开展一批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提升思政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育人功能,开展重走一大路、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思政育人研学活动,推动实践育人特色化、多样化。
记者:锚定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目标,接下来嘉兴在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重点工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武曜云: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市域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落实意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奋斗目标,从优化资源布局、均衡师资配置、深化综合改革、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全力构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等“优质+”教育体系。
在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方面,一是深化教共体办学改革,推动教共体办学向集团化办学转型升级,支持南湖区和海盐县省级教共体办学试点建设,打造10个市级特色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二是统筹城乡师资配备,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做强科学、体育、心理健康等教师的招聘与配备。三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教育”向农村延伸,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一是强化市域一体统筹,制定《嘉兴市中小学“未来家”人才培育行动计划》,构建小初高各有侧重的贯通培养体系,实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依托嘉兴市“英才计划”未来家人才培育研究中心的规划引领,加强教研力量配置,一体推进“英才计划”小初高课程体系建设。三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全市头部高中积极性,加快建设学科竞赛训练营。依托“引进+培育”“专职+兼职”建设机制,破解优秀学科竞赛教练短缺难题。
记者:近年来,嘉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未来,在进一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有哪些计划?
武曜云:面向未来,我们将以“红色根脉”铸魂、以“嘉师攀登”强基、以“城乡共富”破题,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强市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首先,建立“三红”管理机制。以“红色课程”为核心,将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以“红色实践”为抓手,遴选市级师德涵养基地。以“红色预警”为保障,建立师德动态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其次,实施“三大”行动。推进教师培训提质行动,分层分类打造更为充盈的名师专家“蓄水池”和优秀人才“后备库”。推进名优教师三驱行动,形成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五级梯队”培养模式。推进青年教师强根行动,夯实青年教师发展根基。
最后,开拓“一条”共富路径。主动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趋势,建立健全师资配置需求预测和动态调整机制。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助推教师减负增效。做强农村教师“守望行动”,有序拓宽“三名”工作坊覆盖面,有序推动骨干教师(校长)交流至农村薄弱学校。
记者:作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嘉兴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接下来如何推动这项工作,让其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武曜云:嘉兴以积极教育理念为引领,画好校家社协同育人“最大同心圆”。一方面,加强高位推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意见》,成立嘉兴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落实专门编制、专项经费、专业人员,统筹管理、指导、推进全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全市认定市级实验校20所、实验区8个。
另一方面,深度唤醒学校家庭社会支持因子,强化部门联动,联合市妇联等加强市级校家社共育体试点建设,形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实现全市79个镇(街道)县级共育体全覆盖。同时,嘉兴组建了以国家、省、市家庭教育专家为主体的校家社共育体智库,成立148支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下一步,嘉兴将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制定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方案,推动县(市、区)“教联体”建设2025年全覆盖。我们将实施家庭教育赋能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加强教育资源需求和区域资源供给的链接,打造一批孩子喜欢、家长认同、社会协力的特色品牌,全方位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