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星期

小学剪纸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开展生活化剪纸教学,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绍兴市上虞区百官重华小学 郑 青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力,在民族艺术史上留下了动人的乐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剪纸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成为美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实践探索生活化的剪纸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剪纸的程式化和成人化,找回儿童剪纸的鲜活味,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剪纸的内在动力,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剪纸创作能力。

一、剪纸教学的现实困境

剪纸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瑰宝,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遇到了传承与创新的挑战。目前,剪纸教学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重复呆板,二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为了让学生能像学习绘画一样轻松掌握剪纸技能,使其成为表现生活、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索一条能够激发学生剪纸兴趣的教学路径。这条路径旨在帮助学生摆脱缺乏活力、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尝试设计生活化的剪纸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和内在动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二、生活化剪纸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捕捉生活素材

为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寻找创作灵感,笔者依据贴近生活的原则,创编了一套与生活化剪纸相关的教学内容。这套教学内容覆盖了从童谣故事到传统节日和校园生活等多个领域,为不同年级设定了不同的剪纸主题和活动内容,使教学更加科学化、主题化和系统化。

(二)活用传统资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教学的首要步骤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中发掘创作灵感。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并挖掘身边的剪纸文化,搜集传统民间剪纸作品;其次,教师应对现有教材进行梳理,扩展实践研究的内涵。例如,在浙美版教材的《剪纸中的故事》中,笔者尝试将上虞本土文化资源与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以虞舜故里的“孝德故事”为背景,指导学生创作孝文化系列剪纸作品。在《剪纸欣赏》中,笔者结合了具有辨识度的宁绍“十里红妆”婚俗文化,通过多元化的视听体验,加深学生对传统婚嫁文化的认识。借此机会,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吉祥纹样的镂空剪刻,创作“我为红妆代言”系列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实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三、生活化剪纸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故事驱动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剪纸教学与我国的传统节日、学校活动及其他学科内容融合。例如,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成语故事,音乐课本中的童谣等,作为剪纸创作的题材。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剪纸教学过程中以故事为“砖”,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引出学生续剪故事的“玉”。例如,在剪纸课上,笔者引入了《猴子捞月》《龟兔赛跑》等故事,通过师生互动续编情节,学生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文字场景转化为形象的绘画表达,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剪纸故事画。

(二)制作剪纸日记

儿童拥有丰富多彩的感受和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剪纸日记的形式,学会寻找生活题材,根据情节分镜式创作出生动有趣的剪纸作品。学生可以结合身边的小故事,将“我入队啦”“神奇的一天”等生活感受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 在玩中求知、在剪中悟美。

(三)构画生活

创作优秀剪纸作品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设计构图。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技巧和手法上的适当引导。例如,师生可以共同探讨如何表现人物动态、丰富衣服纹样、变化场景造型等。学生能够在交流中领悟构图的规律,学会提炼主体形象和重组画面,使剪纸内容更加丰满。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打破传统题材的限制,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剪纸作品,如卡通漫画、人物故事、环保活动等。

(四)融入日常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剪纸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此实现剪纸教学生活化。学生可以将剪纸作品贴挂在校园内,以美化校园环境,或者将设计的剪纸纹样应用于手提袋、藏书票、鼠标垫、书签等文化创意产品上。例如,笔者尝试将学生亲手剪的图案通过热印技术转印到帆布包、T恤等生活用品上,使学生的作品成为校园特色文创产品。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注重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剪纸教学中,教师应强调“体”与“悟”的重要性。所谓“体”,即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技能;而“悟”,即琢磨,是指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剪纸创作来表达情感,从而完成具有个人独特审美的剪纸作品。通过生活化剪纸教学,学生在掌握剪纸技能的同时,还能发展创造性思维,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