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星期

“科技副总”来拜年

图为张育斌(左)走访宁波耀峰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与车间师傅交流技术经验。(本报记者 金 澜 摄)

□本报记者 金 澜

“眼下是智慧农业发展黄金期,要加大研发力度,一边采集数据、创建各类植物生长数据模型,一边引入人工智能,探索农业系统私人定制,让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元,更匹配市场需求。”……正月初八,蛇年开工首日,宁波市农田建设专家库专家、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育斌如约来到宁波耀峰节水科技有限公司,与负责人张峰畅谈新年发展规划。这是张育斌受聘为“科技副总”后一种特别的拜年方式。

为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壮大新质生产力,2024年4月起,宁波试点选聘了15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前往对口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或攻关工作。

只不过相较于市里的受聘仪式,张育斌与张峰相识得更早。2022年,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一次灌溉专题培训散场后,刚刚接手公司的90后负责人张峰主动找到主讲人张育斌,邀请他去企业走走看看。

“谁能想到农业强国以色使用的灌溉阀门、电磁头和水表阀等产品,都是这家郊区工厂代工的。”漫步园区,张育斌在欣喜之余,也坦诚地提出建议,“当前代工的利润越来越微薄,企业要尽快做强自主品牌,形成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

张育斌的这番话说到了张峰心坎上,从此双方开始了密切合作:张育斌每月至少要来企业两趟,或走进车间与工人交流,了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听听老师傅们的想法,并无偿将新零件、配件、产品带回学校实验室建模、测试。

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张育斌逐渐发现,帮助企业开发一款通用阀门控制器及配套系统,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他拉上了学院的同事们,组建了一支11人的助企小分队,并在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扎下了根。企业更是在张育斌的建议下,收购了北京一家物联网软件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支持。

记者现场看到,这款软件登录后,不仅能监测农田的实时温度、湿度,还可以调节各阀门连接的水、肥料、农药等使用情况,实现水肥药一体化智能灌溉,达成省水、省肥、省工的效果。

从厂区出来,张育斌驾车前往一公里外的示范基地山禾农场。大棚里,红艳艳的草莓挂在枝头,格外诱人。张育斌边听农户介绍系统使用情况,边检查果实品质,之后又来到农田外的首部泵房查看水肥一体化设备。“这两年来参观调研的同行、客户特别多,光在会议室讲解技术不够直观,我建议企业在宁波建设实践基地。”张育斌介绍,之前宁夏和新疆的客户就是实地参观后安心下单的。

正月初八被民间亲切地称为“谷日节”,提醒人们重视农业生产、珍惜粮食。从事智能灌溉研究多年的张育斌挂帅企业“科技副总”后,也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和设想:除了高校团队引领,也要培养企业技术师傅们的研发意识和能力,招募能力强、理念新的青年技术人才。三方拧成一股绳,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农户用上智能灌溉设备,实现乡村振兴。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