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星期

党员师生幕后忙 古镇新春“更有戏”

图为小朋友们在改造升级后的“正大昌”做花灯,体验春节民俗。
(龙门镇党群服务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舒玲玲

“像马不是马,它比马儿大,身背两座山,脚踏万里沙。你们猜,这是什么动物呀?”2月11日正月十四这天下午,一场喜迎元宵的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景区“正大昌”内举行,小朋友们一起品汤圆、做花灯、猜灯谜,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从龙门古镇景区入口,沿着鹅卵石路往里走约莫1000米,经过曲里拐弯的弄堂小巷和次第展开的牌楼建筑,就能到达“正大昌”。这个春节,凡是来到龙门古镇的游客,都忍不住沿着路牌指引,到“正大昌”来参观、打卡。

“我在龙门过了很多个年,但‘正大昌’能这么热闹还是头一回。”2015年从福建来到龙门创业,简丽群在古镇里经营着一间茶室。回忆起初见“正大昌”时的印象,她用荒芜、破败来形容,“明明是景区内很大的一方院落,却无人问津”。

变化始于2022年。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师生联合党支部与“正大昌”所在的龙门五村党支部开展联村共建,师生党员们发挥专业所长,重新设计整修改造方案,推动“正大昌”实现焕新升级。“后来我就在这里新开了一间茶香居,平时也帮着照看一下‘正大昌’。”简丽群对记者说。

整个春节都牵挂着“正大昌”的,还有浙工大城乡规划系主任周骏。作为“正大昌”的运营人,游客多不多、国潮文创销售得怎么样、需要协调安排哪些活动等,周骏隔三岔五要向简丽群及镇里干部了解一下情况。

事实上,在年前,城乡规划师生联合党支部的师生党员就参与到古镇“龙门有戏”新春系列活动的策划与布置中,火爆全网的国潮游、长桌宴、“愉悦龙门”游线设计背后,都有师生们贡献的智慧与巧思。他们还将龙门古建筑中的牛腿元素进行数字化和符号化提取,设计出冰箱贴、水杯、衣服、鞋子等一批具有龙门特色的国潮文创,成为春节期间热销的“伴手礼”。

“浙工大师生不仅开拓了我们对于古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眼界,也帮古镇导入了优质的资源和项目,进一步打响了古镇的名气,带旺了人气。”龙门镇党委副书记陈雪娟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龙门文旅市场活跃,不仅高端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22%,欢乐居、孙家大院等10家餐饮样本店日均营收也超过1.5万元,米酒、面包、咖啡等店的打卡人次、营业收入等更实现了数额翻倍。

春节假期刚过,城乡规划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张善峰赶在开工首日,与龙门五村党支部围绕成立龙门五村强村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交流与讨论。接下来,他们将在继续打造“龙门国潮”品牌之余,以强村公司为载体整合、盘活龙门五村既有文化、产业、空间资源,推动农副产品销售,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奏响强村富民新乐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