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1月10日 星期

用产品思维来做教学设计

书 名:《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作 者:万 玮
出版者:上海教育出版社

□永康市古山镇胡库小学 吕婷婷

小时候,一到下雨天,我会看着雨幕发呆,看雨丝在风中乱舞,看积水上溅起的水花,看树叶不一样的摇曳轨迹,内心宁静且欢喜。书于我的意义,感觉亦如是。

对我而言,书于生活的意义,就是不经意间的情感共鸣,指引我解决小矛盾小困惑。

阅读《教育者的认知升级》,不妨跟着万玮引用的书单去读。就像之前,我拿到每一本名师分享的图书,都会慢慢翻开,慢慢靠近,希望自己慢慢成为他们。

在上篇《认知的节奏》中,万玮认为,人在童年是浪漫的,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纸上涂涂画画,最得意的作品是天安门城楼。当了教师以后,我的一个学生三年级的时候就展现出漫画天赋,我送他年少时期购买的漫画集,想象多年后的某一天能收到这个学生的画展邀请。

意外的是,本来他会在我的课堂上开小差画画,收到漫画集后却一改往日的“劣迹”,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成绩进步显著。

这本书颇能引起我共鸣的还有《用产品思维来做管理》一篇。万玮提出,一切皆可设计。这让我马上联想到,教学设计何尝不应该具备产品思维、设计思维和增长思维?

教师只要着手准备一节课,就一定要思考:这节课的价值是什么?学生在这节课中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在这节课中要突出的重难点是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给学生适当的指导?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怎么设计教学环节才能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如鱼得水、如入化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辩论,让知识建构在探索交流中悄然发生?

教师的产品是精心设计的每一堂课,教师的用户则是各具性格和认知特点的学生。如何让产品出彩,让用户体验到愉悦并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如何增强回路,形成良性循环,让自驱型成长在学生身上发生?这些都是教师作为“生产商”应该孜孜以求的追问。

教师的成就感来自学生豁然开朗的领悟、验证猜想后的雀跃,以及解决问题的游刃有余。结合书本内容和教学实践,我也更能理解“把每节课当作送给学生的礼物”这句话的深意。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