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1月10日 星期

为边疆师生圆一场“书香梦”


□张吉利

为丰富人生阅历,怀着好奇与热血,我加入了援疆队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我担任阿瓦提县鲁迅小学副校长、县名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开启了一年半的教育援疆生涯。

初来乍到,我把工作模式定为“一看二写三聊”,看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写边疆见闻、支教感悟;与学生聊家庭生活,与同事聊本地教育,与商人聊社会经济。月余之后,收获不少。

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医疗水平低下,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物流不畅……学校师资严重短缺,教师转岗流失较多,坚守的教师工作忙、学习时间少,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上课,更不知道课堂有优劣之分……维吾尔族学生占比80%以上,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很不流畅……学生家长大多是本地棉农,淳朴、善良、勤劳……

作为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我思考再三,决定从读书入手,以“三步走”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第一步,推广教师阅读

我认为,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主要途径就是读书。

一开始,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学校的主要领导均认为“教师负担重,没时间读书”。我锲而不舍、再三沟通,提出:“教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每天在茶余饭后读一点,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领导们最终同意在阿瓦提县鲁迅小学搞试点,我连续起草了“书香校园”“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家庭”活动方案,并获校务委员会通过。

我组织了教师读书推介会,教师们有了读后受益的图书,每期活动时,就上台用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大家。推介会倒逼教师把“读、思、写、讲”结合起来,效果不错。

我又组织了读书征文比赛。起初,领导担心教师们不会写,我毛遂自荐,给教师们奉献了一场讲座《浅谈读书征文的写作》,以自己参加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评选的经历,从写作的思路、内容、形式教大家怎么写作,并找来几篇获奖范文供大家学习。

第二步,筹建“三味书屋”

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学生识字量偏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学水平偏低,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而学校缺乏良好的阅读条件。因此,为了推广学生阅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三味书屋”。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我发动团队的其他12位成员积极与绍兴后方的爱心人士联系,得到中国轻纺城国际商会捐助1.2万元、锦森印染2万元、诸暨慈善总会7.2万元,除了用于场地建设,还购买了新书4000多本。

但新书毕竟太费钱,我想是不是可以动员后方人士,用书籍循环利用的形式传递爱心、传播知识呢?相信每一个爱书的人都不希望书籍久置蒙尘,而是能够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于是,在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同心关爱,共沐书香”爱心捐书活动,鼓励绍兴的学校把一些基本完好、整洁、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图书捐出来,由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统一审核,打包快递到阿瓦提县鲁迅小学。

活动结束后,我在新疆共收到图书23456本。让我感动的是,有的捐赠者在图书扉页上写了自己的姓名、单位和捐赠日期,还写上了推荐理由和赠书心愿;有的捐赠者在书上写了一些关于读书的格言,或随书附信,殷切希望以此激发新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学志向。

后来,我们又陆续收到绍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捐赠2800元,嵊州市剡山小学捐赠图书4000多本,上虞区实验小学捐赠图书1万本。

有了书,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存放和流通的空间——图书馆。整个县城没有图书馆,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图书馆,只有个别学校开辟一间教室用来堆放图书。

我想,学校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造福一方百姓,那么要建图书馆就应该致力于建成阿瓦提县一流的图书馆。我努力与领导沟通,将综合楼一楼三间教室全部打通,建一个开放式图书馆,向阿瓦提县居民开放。这个想法得到绍兴市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室内装修费用由援疆指挥部承担。

图书馆被命名为具有鲁迅小学特色的“三味书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下,正式开馆了。

这是阿瓦提县第一个现代化图书馆,不仅填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空白,也填补了阿瓦提县教科文事业中的空白。

现在馆内设总服务台、展览区、办公区、阅览区、开放借阅区、读者休息区、多媒体学术报告区等,4万多册藏书分门别类摆放,实现智能化管理,对借阅者实行VIP升级的阅读鼓励机制,促进本地居民进馆阅读。

凡是拥有我们学校借阅卡的学生,不仅本人可以在“三味书屋”借阅,他的家人也可以办理借阅证。在学校牵头运营之下,“三味书屋”成为边疆人民的教育高地、知识宝库和心灵港湾。

第三步,开展阅读活动

在“三味书屋”建设的同时,学校启动了“书香校园”“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系列活动。

首先是营造读书氛围。我们在走廊、橱窗张贴宣传画、名人名言等;在楼道增设开放图书柜,各班教室建一个图书角和一个“书香园地”,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读书心语”等栏目文章。

围绕“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采用“一天三读”,即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晨间诵读”,每天13:30全体学生的“午间默读”,每晚家庭开展的“睡前朗读”。另外,学生每周由教师带领到“三味书屋”集中阅读一次。

从捐赠者写的那些只言片语,我们想到并发起了回信活动,并延伸开展了“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书信联谊,鼓励本地学生与绍兴学生通信,既通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水平,又增进了绍阿两地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一活动的报道先后在新疆和浙江的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上刊发,这一做法也被推广到阿瓦提县的其他学校。虽然我现在已经回到绍兴,但援疆的热忱还在路上,还在不断为两地师生服务。阿瓦提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作者为绍兴市培新小学副校长)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