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崇正书院 陈 婧
临近假期,我在书单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常生龙。他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下3000字以上的读后感,被评为特级教师后,这一习惯也不中断。我曾拜读过他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受益匪浅,而这本《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又给了我更多的启发。
一、与时偕行,好理论打开好格局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并没有觉得“对付”一群少不更事的孩童很容易,相反会有一种紧张感。很多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对世界充满好奇。我强于他们的是阅历,然而这种优势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微不足道。我害怕解答不出他们的问题,害怕不能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
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知道如何去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这个解决办法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本书作者结合实例,提供许多可遵循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际方法,帮助我们打开教育格局。比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这让我明白,学生的头脑不是空的容器,一个新知识再怎么新,和他之前的经历总归是有一定关联的,因此不能满堂灌地将知识输出给学生,而是要借助教学情境,唤醒他们记忆中的前概念,将新知和旧知进行连接,从而理解新知。
二、教学相长,好关系助力好教学
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门关系学。学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都需要构建和谐的关系,才能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
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是自由的、独特的个体。同时,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教育才不容易出现偏差。
比如,我们不能只从管理的视角来看待课间十分钟,控制拖堂、提前上课等侵占行为。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课间十分钟不仅仅是休息时间,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应该从学生成长需要的层面来加以引导,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
从学生的内需出发,师生才会成为朋友。
三、掷地有声,好评价促成好效果
在《回应的意义》一文中,常生龙转述了弗洛伊德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会减轻恐惧。这就是回应的意义。
科学的评价就是一种回应,可以帮助学生摸清目前的学习状况、进步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发现不足,从而提升自我。
评价应该融入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贯穿学习全过程。
首先,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就要让学生明确评价要求,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很多教师总喜欢搞突然袭击,没有通知学生就当堂测试,其实并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
其次,及时评价能满足学生期待回复的心理需求。评价如果不及时,学生的期待心理就会消退,对反馈的信息便不再有兴趣。及时评价还有助于给学生提供支架,助力其不断深入探究。
四、淑质英才,好素养成就好人才
常生龙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判断力的人、一个有清晰的规则意识的人、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一个会自我反思的人,就要调动正能量,同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去做无益的事情,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提取经验。
我们现在说的核心素养包括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又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
以职业能力为例,常生龙建议,可以从三个阶段培养,分别是职业启蒙、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这就是让有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出现在基础教育的系统中,帮助学生依据认知发展水平明确就业方向。这对我国解决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