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澜
日前,浙江警察学院首期“边疆卫士进校园”——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1989级学生、西藏自治区公安厅督察总队队长多布杰和1992级学生、拉萨市公安局警务站站长索朗德吉对话300多名在校师生。从青葱岁月校园生活到工作实战保家卫国,台上校友说得动情,台下学生笔记做得认真。
1989年,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浙江警察学院前身)开办了全国首个公安中专西藏班。35年来,西藏班从中专教育升级到了本科教育,累计培养了1000余名毕业生,是内地向西藏自治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警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因势而设,“浙”里也是家
校纪检监察室主任汪国富永远也忘不了1989年10月10日那天早晨的场景。经过多日奔波,作为学校首位西藏班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的他,把首批40名学生从上海接到了学校。学生们下车后,迎接他们的是热腾腾的早餐和整洁的床铺。
汪国富说,学校此前没有招收过西藏学生,上半年接到任务后,就去了当时开设内地初中班的绍兴市第一中学调研,详细了解藏族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情况,并利用暑假做了准备工作。“文化类课程基础薄弱,建议调整教学计划”“藏族学生活泼好动,建议专业课增加实践环节”……汪国富至今还记得当初调研后提出的建议。
即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正式开学后的一些小状况还是让大家措手不及: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差;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学生长期见不到家人,经常因为想家躲在寝室里流泪;大部分学生家境贫寒,常常为生活费发愁;一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仅能简单对话,听不懂专业课……对此,学校做了周密的安排:教师们365天轮班,24小时在校园守候,大年三十晚上也不例外;组建运动队、艺术团,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接洽爱心企业,设立勤工俭学岗;参与西藏班教学的教师自学藏语,并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生补弱。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也派来了离休干部和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藏文教师协助西藏班办学。
在众人的努力下,西藏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师生感情迅速升温:藏历新年联欢会上,师生载歌载舞,品尝藏族美食;遇到困难和问题,学生们会主动跟这些浙江的“爸爸妈妈”说;假期返校后,藏族学生会向教师献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
与此同时,西藏班开始有毕业生返藏工作。他们吃苦耐劳、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西藏公安系统备受好评:1991级学生拉巴卓玛主动放弃留在拉萨的机会,申请到边境工作;1996级学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索朗欧珠在虫草采挖季等矛盾纠纷高发期,主动走访采挖点、访问牧民,用脚步丈量100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
乘势而上,思政育人促成长
一名西藏青年就是一面旗帜,是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子。开办西藏班以来,学校一直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据了解,目前学校已摸索出一套凸显之江味、富有警院味的思政育人模式。不仅日常思政课上介绍内地援藏干部的光辉事迹、历史上藏汉团结一家亲的案例,还开展了“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研学”系列活动:带领西藏学生到诸暨学习“枫桥经验”,到嘉兴瞻仰红船,到金华参观陈望道故居,到安吉余村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淳安下姜村见证“千万工程”建设成效,到绍兴浙东运河博物馆了解运河文化……同时充分利用实习机会,将西藏学生安排到一些有英雄模范、“最美浙警”等优秀代表所在的集体和部门,让先进人物成为他们的带教教师,一起办案、站岗、执勤,言传身教,让学生把这股精神带回校园、带回西藏。
这几年,学校更注重开发毕业生资源,通过举办“优秀校友十人十讲”“边疆卫士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榜样在前,学生的心定了。他们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学本领、练体能,一心回报家乡、报效祖国。
为了更好地让藏族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2008年起,学校不再设立单独的西藏行政班,西藏学生与其他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西藏班管理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处合署办公。
这一改变加速了西藏学生的融入,民族融合之花由此徐徐绽放。学生旦增晋美表示,自己对内地生活、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返藏后会把这些正能量传播到西藏的各个角落。
顺势而为,赋能新时代警务
这几天,学校教务处一级调研员王学军正忙着跟台州市公安局对接。听说台州市公安局正在培养一批无人机“飞手”,考虑到高原执勤无人机大有可为,学校想让他们给西藏学生“开小灶”。
西藏班管理办公室干事格桑多吉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技术革新,当前西藏警务人才需求已较上世纪末有了较大变化,学校也及时做了调整。
“从2021级开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每年都有西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采访现场,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教师钟南江和戴鹏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所带班级的微信群。这几年,学校根据西藏新型网络犯罪频发的状况,大力培养网警。然而,项目一上马就遇到了困难。有的学生上大学前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一些基本操作都很勉强。于是,该系针对西藏学生推出“计算机基础素质提升行动”,任课教师每周给他们补弱,确保他们尽快跟上班级进度。该系还联合属地公安机关举办“西藏班新时代新公安人才能力提升实训”,组织学生参观阿里巴巴、安恒信息、海康威视等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
考核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意识到,西藏学生受限于语言和成长环境,用与省内生源同样的标准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科学合理的。为了激发西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形式逻辑、普通物理等通识课,都给西藏学生单独教学。同时,学校制定了《西藏学生课程教学与考核工作规范》,注重过程考核管理,加大平时成绩比例。
此外,学校还活用外部资源鼓励学生自立自强。格桑多吉说,学校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一直很关心西藏学生,2021年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民族专项基金——红石榴基金(含格桑花、雪莲花助学项目),其中格桑花助学项目专门帮助西藏班困难学生。面对爱心人士及企业沉甸甸的心意,西藏学子深受鼓舞,学习和训练越发刻苦,2023年更是主动请缨,投身杭州亚运会主要场馆的安保工作,有6名学生被省公安厅评为“平安亚运先锋”“亚运之星”。
在日前举办的西藏班办班35周年校友座谈会上,一名老校友动情地说:“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我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浙江警察学院的学习经历则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办学三十五载,浙藏心连心,之江沃土孕育的警味格桑花正在雪域高原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