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月3日 星期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图片应用


●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使用能够还原艺术作品真实面貌的高质量图片,以触动学生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真与美。

□杭州市浦沿中学 徐俊君

图片具有直观、表现力强、易被受众接受的特点。在当前的读图时代,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图片已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中小学课堂,教师广泛应用图片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课堂使用的图片与原作存在较大差异,严重的甚至歪曲了事实,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误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使用图片辅助教学时应极为谨慎,不仅要忠实于原作,还要努力还原图片的真实面貌。

一、目前图片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色调偏离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尤其在展示油画作品的图片中,色调偏离现象严重。美术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课堂上出现与原作色彩差异巨大的图片,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审美判断,阻碍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细节消失

细节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作品的细节消失,其审美价值将遭到巨大的减损,因为细节承载了丰富的美术语言。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细节的深入分析,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刻而准确的评价,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法触及作品的精髓。

(三)比例失调

结构和比例是美术作品的核心要素,对整体效果的呈现至关重要。比例失调的问题往往源于教师对原作了解不足。在展示图片时,教师必须尊重并忠实于原作。

(四)影像模糊

在摄影作品中,模糊影像可能是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突出重点或进行艺术处理而特意采用的技术手段。然而,对于非摄影类的美术作品,图片出现模糊影像通常是由于图片质量不佳。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明白地观看图片,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在图片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如色调偏离、细节消失、比例失调、影像模糊等若干问题,主要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草率地选择图片,仅仅是将图片直接复制并应用于教学,而未对图片与原作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考量。此外,一些教师本身对原作的具体形态和色调缺乏准确的认识,在不了解原作真实面貌的情况下,误将图片内容视为真实,从而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偏差。

二、美术教学中的图片应用策略

面对图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首先,教师应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在搜集图片素材时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提供给学生的是经过严格审核的高质量图片。其次,教师还需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及其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在遭遇色调偏离、细节消失、比例失调、影像模糊等图片问题时,教师应熟练运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善。最后,教师应注重资料的积累:一方面应积极参观各类艺术展览,与原作亲密接触,拓宽视野;另一方面应建立高质量的资料库,并尽可能通过专业渠道获取资料,如访问各大博物馆、艺术家个人美术馆的官方网站,以获取高质量的图片资源。

目前,学生更多是通过课堂来接触和品鉴艺术。面对这一现实,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艺术的真与美?笔者认为,除了教师深刻的解析,关键在于课堂中所使用的图片应实现真实还原。恰当使用高质量的图片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课堂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美术知识,领略原作的艺术魅力和创作背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