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

让科学之光照亮美丽人生

绍兴市上虞区竺可桢中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制作简易风向标
课堂传承

□盛竹林

来到绍兴市上虞区竺可桢中学,大多数人的目光首先会被教学楼外墙上一行红色的标语吸引——让科学之光照亮美丽人生。

进入校园后,会遇见求是广场上矗立着的竺可桢铜像,学生给它系上了红领巾;沿着气象园的小径信步,可以顺便学习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在竺可桢事迹长廊、竺可桢陈列室,与竺可桢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竺可桢中学,“竺可桢”从来不是孤立的、悬浮的文化符号,而是一直浸润着师生们的、如空气般存在的精神之光。

因此,我认为一堂聚焦于竺可桢及科学家精神的主题班会课完全可以由学生来主导。我提前两周给两名七年级学生布置了上课任务,在我们共同的探讨和策划中,有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是不能少的。

首先,用与竺可桢有关的小故事来导入课程。如果一开始就跟学生讲抽象的精神内涵,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因此,“小老师”先引导学生讲讲自己所认识和了解的竺可桢。

一些学生的了解比较简单:“竺可桢是个伟大的气象学家,一生致力于气象学研究。”“竺可桢担任过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是我们绍兴人。”……

也有学生已经知道一些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例如,少年竺可桢在学堂求学的时候,老师问“什么最苦、什么最甜”,竺可桢的答案是“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又如,竺可桢在屋檐下观雨,见石板上有一排小坑,他的母亲循循善诱:“这叫水滴石穿。读书、做事也是一样,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成就。”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竺可桢身上热爱祖国、求真创新、不懈追求等科学家精神。

其次,要让学生知晓学校与竺可桢之间的联系。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了解家乡、校史,增强归属感的好机会。通过历史照片、视频、纪录片等形式,学生们了解到在学校附近就有竺可桢故居,学校还加入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学校联盟”,每年会组织各种类型的气象科普活动和社团,之前有学生曾到北京参加气象知识辩论赛。

再次,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气象学知识。学习竺可桢,离不开气象学。七年级学生对天气、节气等基本的气象学概念已有一些了解。两位“小老师”一致认为,大家更喜欢用游戏的方式来进一步学习。果然,当屏幕上呈现出“比画猜词”游戏环节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纷纷上台参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屏幕上出示的某种天气或节气,另一人猜测答案。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也了解到自己的一些知识盲区,可以在课后进行查漏补缺。

最后,每人完成一项与气象学相关的科学小制作。学生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吸管、卡纸、橡皮泥等材料,在两位“小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简易风向标的制作。

这堂特殊的班会课,学生从头到尾都是主角。他们在游戏和实验中学习气象学知识,领悟科学家精神。就像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科学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从古至今,众多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我们要循着科学之光,不断前行。

(作者系绍兴市上虞区竺可桢中学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