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深入阐述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等多个场合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理解创新型人才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力形态,它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的驱动,特别是那些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而这些科技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具有相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催生出全新的科技、产业和经济模式。
二、培育具有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切换思维方式与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出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往往局限于类比和模仿。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有助于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渐进性的改进,但是很难引领我们走向颠覆性的创新。
要培育具有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切换我们的思维方式,从类比和模仿思维转向第一性原理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强调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类比。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从而发现全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理五步工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指导。从质疑需求的存在和可行性开始,到简化流程、优化流程、加速迭代,最终实现自动化,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第一性原理思维的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三、如何培养具有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这样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强化以下意识:
质疑与批判性思维。第一性原理是反直觉、反经验、反常识的。要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首先要强化质疑与批判性思维。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质疑传统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同时,我们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各种观点和信息,从而避免盲目跟从和被动接受。
刻意练习。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路径。必要时启用理性思维,用理性去战胜直觉和经验的束缚。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我们才能逐渐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多学科跨界交叉学习。多学科跨界交叉学习是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的捷径。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往往能够相互启发和借鉴,从而激发出新的创新点。我们要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跨界整合能力。这样,他们就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更容易产生颠覆性的创新想法。
实验和实践。理论最终需要落地到实践中去验证其有效性。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将他们的创新想法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实验和实践的反馈,他们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创新方案,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场景。
设计思考方法论。设计思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方法论。它强调通过同理心去理解与感受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从而挖掘出潜在的创新机会。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思考方法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洞察力。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市场中的问题和机遇,并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
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培养出具备颠覆性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我们才能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切换思维方式、掌握科学方法论,并通过强化质疑与批判性思维、刻意练习、多学科跨界交叉学习、实验和实践、设计思考方法论等具体措施来加以落实。
(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创造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国企业案例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