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即日起,本报推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说》专栏,邀请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等撰写文章,为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出谋划策。
□俞金波
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之下,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胸怀大胆创新的魄力、不惧失败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以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孕育人才无数,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对此,我感触很深。
在指导学生创业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学生团队创业时都会遇到创业团队搭建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许多创业者在创业开始前,对项目定位不清晰、目标市场调研不足,以致在团队搭建过程中出现人员选择不恰当、配置不合理的状况。然而,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能够安稳落地,需要一支完善、合理的创业团队来支撑。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各方资源,应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风险。
小赵是我指导过的一名学生,他从大一就开始筹备创业项目。毕业后,小赵启动创业项目——法学保研辅导平台。在创业初期,小赵也遇到了团队搭建问题。保研辅导需要专业性强、富有责任心的导师和管理人员,但小赵初期的团队成员专业水平较低且缺乏凝聚力,因此任务推进效率低下等问题频频出现。
这个时候,小赵在大学时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开设的“1+3”成长训练营等方式掌握的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发挥了作用。他及时对创业团队进行了调整:首先,设立了人才甄选标准,吸纳有保研辅导相关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加入团队;其次,在新的创业团队搭建后,根据岗位设置,让团队成员各自发挥所长;最后,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在团队内塑造了开放、支持的创新团队文化。由此,小赵打造了一支专业素养高、团队凝聚力强的创业团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创业团队,当客观因素导致辅导平台不得不从线下转为线上时,他才能第一时间调整工作方式,把突发风险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
在创业这条路上,成功的背后往往充满艰难。小赵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创业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顺利抵达彼岸的总在少数。即将准备或正在创业的创业者们,应注重完善、优化团队构建,提升自身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明确团队成员任务分工,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实现团队高效协作、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有抵御资金、竞争等各类创业风险的能力,将风险化为最小、损失降到最低。要知道,一支配置合理的创业团队,也是创业者的创业资源,创业者要善于发挥他们的力量。
(作者系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