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地使用社交账号,在享受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避免受其不良影响。
□谌 涛
近日,杭州某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关于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倡议书》,建议学生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此举很快引起广泛热议。笔者看来,完全隔离社交媒体不可行,网络素养教育是关键。
青少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社交账号成为人们进行社交互动、信息获取与分享的重要工具,可以说,网络社交账号几乎等同于一张进行数字社交的入场券。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社团组织等,常常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在线学习小组、兴趣分享社区等。如果青少年16岁以前不注册社交账号,他们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隔离于这种便捷的信息交流和社交互动之外,难以与同龄人建立广泛的联系,错过一些学习与成长的机会。社交账号也是青少年获取多元文化和知识的窗口。从天文地理到人文艺术,许多优质的科普、文化传播账号会发布丰富的知识内容。16岁以前不注册使用社交账号,可能会使青少年失去一个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体系的重要渠道。
不可否认,过度沉溺于社交软件和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小觑。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容易导致近视等眼部疾病的加重,同时久坐不动也会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技能退化,出现沟通障碍、孤独感增加等问题。网络上存在暴力、色情、虚假信息等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其不良影响。
因此,面对网络社交的种种挑战,在青少年使用网络和社交软件应该有一定限制之余,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提升网络素养是关键。
学校应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应涵盖网络安全知识、信息辨别能力、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等多个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教导青少年如何在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的隐私,如何识别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陷阱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从而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在网络社交中,鼓励他们传播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内容,而不是参与网络暴力或者传播不良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认识到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家校应共同加强对青少年使用社交账号的监管。家长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使用社交账号的规则,如每天的使用时长、不能浏览的内容等。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网络,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则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平台等,与家长分享网络素养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网络使用情况,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中的上网行为告知学校,双方共同制订个性化的监管方案。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社交环境。网络平台应该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制度,确保用户的年龄等信息真实可靠。对于16岁以下的青少年用户,应提供专门的青少年模式,限制他们接触不良信息,控制其使用时长。此外,网络平台还应加强内容审核,建立健全内容审查机制。
“16岁以前不注册社交账号”,虽然这一倡议的初衷是保护青少年,但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并不现实。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青少年合理、健康地使用社交账号,在享受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避免受其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青少年在数字化时代健康成长,成为具备良好网络素养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