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高级中学 戴柏葱
按照新课标的安排,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有个单元主题叫“记录家乡的人和事”,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去调查、访谈、记录、整理、反馈、交流。我赶在国庆假期之前,向学生介绍怎样做访谈的知识,并提供参考方向,布置学习任务。
国庆假期第一天,学生小Z就带领小组出门采访了,但过程似乎并不太顺利。他发信息给我:“老师,那个旧书店老板说,生意都没有,还采访什么,直接拒绝了我们。”他还配了一个“原地倒下”的表情。
其实这个老板我认识,建议学生去他那里,是觉得他可能会卖我一点面子。我建议小Z:“你们的采访不需要那么正式,先买几本书,跟他闲聊几句;也可以跟他说,你们会介绍同学来买书;实在不行,你们就把我搬出来,说我以前经常来他这里买书。”
然而,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也许小Z他们被拒之后,没有心情再去那个书店采访;转而采访了求知书店,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开始研究起当下社会的纸质阅读情况。
这些学生很聪明,很多教师也喜欢用“聪明”来形容学生。我在想,如果让现在的成年人回到学生时代,既要学习各科知识,又要解决现实难题,能不能做得和他们一样成绩斐然?真的说不准,可能会一筹莫展。
年轻人或许会迷茫,也会焦虑,但一定会找到属于他们的路。
但有时我又觉得,其实学生可能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聪明”。他们在父母和教师给予的呵护中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学生会想:“父母爱我天经地义,老师关心我是因为我会给他出成绩,他们不爱我能爱谁呢?”
他们可能不知道,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种更广阔的生活属于芸芸众生。而大部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必须以良好的沟通为基础,以精诚合作来谋发展。
小Z他们采访旧书店老板遭拒,未必就是坏事,不妨将其看作是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交叉后发生的一次碰撞。
语文的内涵在课堂,语文的外延则是广阔的社会。如果这两种生活能够各行其道,互不干涉,那该多么美好?可惜,它们不是平行线,早晚有一天会交叉碰撞。
诚如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所说,人们沉迷于景观所制造的幻想中,忘记本真的社会存在。学生们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沉浸在别人营造的“友好景观”的幻象之中,觉得这个世界应该并且就是这个样子。
他们没有想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配合你的行为,旧书店老板当然有权利拒绝学生的采访。对此,学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学会尊重和理解老板;要么主动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让老板愉快地接受采访。
这是一堂必修课,或迟或早,学生们终将学习它。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里,就有两个与此相关:其中一个说,要“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另一个则提醒语文教师,“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并“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特长和个性”。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的单元学习任务背后,既有语文特性的工具性,又有文化传承的人文性,还兼顾课程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语文教师大可放手让学生们在两种生活的交叉碰撞中,得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果畏葸不前,仍然只是把学生关在应试教育的笼子里,近则未必能应付新高考,远则有可能在社会中经历较多挫折和困顿。
有些语文教师可能有所担心和顾虑,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让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与提升,并“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