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秋季学期,新一批学子走进大学校园,发现有一种微专业正在兴起。和主修专业或辅修专业比起来,微专业很“小”,修读5至10门课程、15至20个学分,1至2年即可修读完毕。此外,它属于非学历教育,不授予学位。目前,关注和尝试微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微专业也越开越多。虽说微专业仅有一纸结业证书,但人气十足。
直击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
□夏熊飞
微专业虽“小”,但高度契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就业技能提升需要,高校及时推出这些“小而美”“小而精”的微专业,对于提升就业质量、缓解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难题是非常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国家正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步伐。但迫于种种现实因素,专业无论怎样动态调整,相对于产业更迭速度以及变幻莫测的行业风口而言,还是会显得迟滞。大学期间,不少学生都会考虑辅修专业以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传统辅修专业动辄百余个学分,科目多、时间长、课务重,令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而微专业由各高校自行设置,专业定位、结构、内涵和方向等可根据学术前沿、产业需求、学科发展等进行整体规划与灵活调整,可谓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高校热衷于在一些新兴行业产业和技术领域探索开设微专业,比如在人工智能大火的当下,一些高校的微专业倾向于“智能”“AI”领域;一些微专业还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跨界联合培养人才,这些都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地在特定领域掌握、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于学生而言,他们能第一时间接触并掌握这些急需、紧缺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充实自己,朝着社会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迈进。
此外,微专业的开设不会挤占常规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才培养的时间空间,同时具有学时短、学分少,未修完不影响成绩、毕业等特点,也不至于给选择微专业的学生造成太大的学习与心理负担。这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勇于尝试选择微专业,有助于学生大胆根据自身发展方向、知识技能短板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强”,也可以在微专业的选择、学习中发现自己更多感兴趣的领域,拓展知识边界。微专业课程能够以在线教育的形式提供,因此也便于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和远程学习。
微专业的试水及探索,作用不可小觑。开好、办好微专业,将对当前的高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增益效应。
赋予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动能
□季 萌
微专业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教学内容大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一定程度可以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技能。学生通过微专业的学习,在提升自我、拓展视野的同时,更是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从有关报道来看,拥有微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受青睐。
事实上,不少高校着眼微专业的探索背后,更有其深意。微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对于推进高校整体教学改革有其现实意义。微专业出现之前,无论是主辅修制还是双学位制,都囿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专业结构、教学过程相对独立,学科间很难形成真正的交叉合力。随着微专业的出现,因其“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灵活性”等鲜明特点,相比之下,显然更接地气,更具前沿性和实用性,更能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学科交叉融合水平。不少学生选择微专业后,学习的劲头很足,学习自主性也很强。微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必将赋能传统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微专业也是助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校学习学的不仅仅是知识,很大程度是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未来择业就业的真本领。微专业通过对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与其他专业的复合交叉,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比如湖南工学院创办“技术经理人”微专业,旨在培养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上海电力大学开设线上微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导,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普及化的同时要注重 标准化建设
□李 平
开设微专业,本是高校的自选动作,属于非学历教育,却备受欢迎;因其有市场,以至于越来越多高校陆续推出更多的微专业。毋庸置疑,微专业必将走向普及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事实上,随着微专业的兴起,一些问题和困境也浮出水面。比如,一些微专业课时少、授课深度有限、课程系统性弱;一些微专业往往注重特定技能的培训,难以凸显专业特色;一些高校片面追求量的增加而忽略质的提升。
微专业虽好,办好微专业却绝非易事。高校设置微专业要谨防“一阵风”,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办学条件。微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及规划。要最大化利用微专业的特有优势,有效弥补传统专业设置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等问题,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引入行业企业等力量深入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以确保微专业的设计与需求紧密对接,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需要注意的是,微专业虽着眼于一个“微”字,但它的“专业”底色务必要保持。高校上马微专业,必须基于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及传统,体现一定的学科思想和专业定位。教学设计者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对专业的可行性、可持续性进行充分论证评估。此外,需要给“微”一个标准,比如课程的标准、师资的标准、准入标准等。
微专业虽火,但高校开设微专业不可喧宾夺主。微专业与辅修专业、双学位等概念有所不同。辅修专业和双学位通常是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额外修读相关课程以获得辅修或双学位证书。而微专业更侧重于特定领域的深入学习,通常不授予学位,而是通过课程学习和考核,颁发微专业证书。换句话说,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不耽误主修课程学习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