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9日 星期

防溺水,须“防”更须“导”


●盛夏来临,溺水事故也进入易发期、高发期。未雨绸缪,“防”与“导”相结合,共同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尤为重要。

□谌 涛

盛夏来临,随着暑假期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也进入易发期、高发期。每年暑假溺水事故成为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头号原因。孩子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生命之花幸福绽放,面对溺水隐患,要未雨绸缪,“防”与“导”相结合,凝聚各方合力,共同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抵御溺水事故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因家长疏于监管、麻痹大意导致儿童青少年溺水的事件屡见不鲜,广大农村地区更是成为重灾区。事实上,家长多重视、多注意、多留心、多警醒,许多惨痛的故事本可以避免。

应通过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加强宣传。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渠道开展各类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让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深深浸透到每个家庭乃至社会全体。学校应做好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学生不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附近玩耍,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水源边,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去向,告诫孩子远离危险区域。

防溺水不能一堵了之。游泳是水乡孩子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特别是在南方的农村,需要解决暑期学生到哪里学游泳、到哪里可以游泳的问题。不能因为防溺水,就简单粗暴地扼杀孩子的天性。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只有事发后的几十秒,若得不到及时自救或他救,溺水者的生还率会大大降低。教会学生练好“安全自救”的基本功同样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在天气升温时开展游泳课教学,或通过借用、租用的方式解决场地问题,通过培训教师、外聘教练等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家长则可以带孩子到合规合格安全的游玩场地,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玩水需求,让孩子自觉远离野外水域。

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兴建游泳场馆,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游泳、嬉水场所,引导各游泳场所向中小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组织村(社区)选取合适的自然水域建设安全游泳场所,让乡村孩子也有安全游泳的去处。比如开化县部分“五水共治”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都划定了相应的河段作为安全游泳区域,用浮标隔开,并配有安全救生绳、救生筏和救生员,假期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的游泳安全得到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危险水域、河道的监控,设置危险提示标志。一些辖区内河流较多、水深、水急的重点乡镇及重点村整合基层民兵资源,成立了专业的水上应急分队,配备救生快艇、救生设备和专业人员,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应急分队可以快速到达救援现场专业施救。

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构建政府领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部门协作的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机制,让孩子懂水性、明危险、能自救,方能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