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7月5日 星期

假如我可以重生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 赵利群

前段时间在心理辅导中,有学生说:“我想用假死的方式让自己‘重生’,这样我的家人就会后悔,加倍对我好。”

辅导结束后,我突然很想知道:学生的这种想法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如果被误导,会不会有悲剧发生?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本质?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普通高中校园里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的观点有:生命肯定是宝贵的,失去后就再也无法挽回;重生好像需要以死亡为前提;重生的结果是带着记忆穿越到某个时代;网络上有专门的重生圈……但很少有学生能将重生与当前的生活联系起来。

基于此,我以重生为主题,上了一堂生命教育公开课“假如我可以重生”。

这堂课通过小调查引入主题,以案例陈述、小组讨论、故事编写、绘画演绎等方式,让学生设想重生后的目标,形成“重生即自我改变”的认知,并将改变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最后以自我反思结束。

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朝着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努力,不需要死亡做铺垫,也不需要穿越的加持。

学生得出结论:和放弃生命一样,休学、逃学、无故请假,都是在逃避问题而非面对问题。

案例内容为“学生小A认为自己没用,没人喜欢,计划用死亡的方式让自己重生,让一切都有所不同”。

探讨案例时,大部分学生很难说清楚小A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在心理辅导中很常见,学生只知道“我不想这样”,或者想要开心一点,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开心。

因此,协助学生了解自我,让自己的目标蓝图逐步清晰,是心理辅导的关键。

在课堂探讨中,我和学生聊到死亡,这让很多教师质疑:公开直接地谈论死亡会不会引发学生的不良反应,造成负面引导?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教育停留在珍爱生命的片面认知,死亡话题成了禁忌,甚至在危机测评的时候教师也有意避开。但这种态度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好奇,不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的指导,他们会通过网络、影视等其他渠道搜集信息,或是与同伴探讨,增加了得出错误认识和判断的可能性。

高中生,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希望他们的生命挣扎被看见、被重视,更希望对死亡有正确的理解。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机会,带领学生对死亡的概念进行重新解构,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期待自己与当下状态有所不同,让自己过上理想中的生活,这是大部分人的梦想。其中,改变是关键,但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付诸实践?原因可能是:改变要让一个人从舒适圈里走出来,具有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性与缓慢性,如凤凰涅槃一般历经千难万险,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承受努力却得不到回应的煎熬。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生即是接纳自身现状并尝试着走出艰难改变的一步,这又何尝不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开设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课程,还需要更多的学科、更多的社会相关人士参与,才能让学生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生命的热爱。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