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24日 星期

聚力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赵全军

浙江理工大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浙江省牵头高校作用,挖掘浙江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聚力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聚焦协同联动,强化育人机制。学校积极发挥教育教学、科研、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统筹协调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等力量,点线面结合打造一体化育人共同体。一是成员单位一体联动。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导下,学校牵头14个共同体成员单位,落实落细一体化建设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教研体系、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到资源共享、师资共培、学生共育。二是省市联盟一体联动。以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为载体,指导11个地市成立市级联盟,有机推进组织机构一体化、资源平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实践教育一体化。省市教育、宣传战线同向发力,为推动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三是课堂社会一体联动。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动发力。深挖特色资源,拓展文化场馆等育人空间,积极建立“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用好劳模、大国工匠等“大师资”,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

聚焦规律把握,强化育人成效。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注重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促进思政教育结构性优化,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是跨学段联通。科学分析大中小学段教学目标,打通各学段之间的教学壁垒,加强教材体系研究、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做到育人主题一以贯之、教育内容纵向衔接,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同心圆式”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跨学科融合。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每年开展“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既发挥思政课的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又科学巧妙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互补互促的“大思政”课程体系。三是跨学校共研。提高思政课质量关键在教师,学校与中小学结对共建,合作实施“大思政”教师培养计划,拓展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网络,开展师资培训研修、示范“金课”展示、课题研究等,以共研共学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聚焦模式创新,强化育人实践。创新“红传联盟”“思政学院”“馆课融合”育人模式,多维度、多形式、多路径强化育人实践。一是深化“红传联盟”育人模式。学校发起成立全国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已在浙江、四川、新疆、陕西等地共建联盟基地50余个。联盟与各基地单位通力合作,构建多场域、一体化红色文化传承新格局,实现思政教育和学生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深化“思政学院”育人模式。学校牵头共同体单位杭州市临安区、临平区、钱塘区先后成立天目少年思政学院、弘临思政学院、钱塘红潮思政学院,指导思政学院教、学、研相融合,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思政育人作用。三是深化“馆课融合”育人模式。学校精心打造百年学府中的红色文化馆群,丝绸博物馆入选教育部等八部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文化讲习馆入选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已服务大中小学生等30余万人次,持续以“行走的思政课”、手工制作、科普宣传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大中小学生带去生动的思政体验。

浙江理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