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
近期,由亲子矛盾、学习压力、校园欺凌、交往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引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学校和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以下“七个度”,从而减少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做有温度的教育。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笑容,让学生感觉学校是他们快乐的大家庭。无论校门口值班的教师还是学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都要用饱满的精神、自信的笑容去引导学生,无论学习任务多么艰巨,依然要心怀阳光,快乐奋斗每一天。
做有高度的教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简单判断。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做有宽度的教育。要让学生多走出教室,不要让作业、考试成为学习生活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应该包括体育锻炼、文艺活动、研学活动、劳动教育等。加强运动,多组织一些综合性活动,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做有长度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延伸到家庭,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笔者每天给新生家长发送一条育人微信,坚持100个工作日,称之为“大拇指教室”。简洁的百字文让家长感到学校教育的专业、教师的责任,让学校、家长围成呵护学生成长的能量圈。
做有厚度的教育。学校和教师要正确理解“教书育人”的意义,成绩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更重要。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出发,教会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控制情绪等优秀品质。教师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做有牢度的教育。强化校园安全环境建设和心理健康文化建设,当学生遭遇心理困境时,可能会因抬头可见的一句打动心灵的话语启发而走出阴霾,也可能会尝试着拨通随处可见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而一扫烦恼。教室、寝室门窗、楼层走廊等,既要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又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校园监控、巡查无死角,确保校园安全无盲点。对校园欺凌从源头抓起,重观察、多了解,家校社联手,构建防欺凌网络。
做有角度的教育。教师不仅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还要关注特殊学生。对于性格内向、家庭离异、身体残疾、短期心理受挫的学生,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发挥同伴互助的功能,让他们在同学、教师中得到尊重和鼓励,避免受到歧视。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学校、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安全度过这个关键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帮扶,为他们的未来美好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