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 李 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三国演义》里的苦肉计,可这一幕居然也发生在我们班的体育课上。
“李老师,不好啦,小智在体育课上打人啦。”刚一下课,班上就有学生过来告状。
正在批改作业的我只觉得晕头晕脑,小智平时除上课不怎么听讲、沟通和理解能力欠缺外,以我的了解一般不会动手打人。
经过初步调查,在课上,小智像着了魔似的,打了多名同学,有的学生被打得疼哭了。
我厉声问小智:“你这样做对吗?”
小智对他打同学的事只字不提,还眨着圆溜溜的眼睛说小凡也打他了。
我去找小凡,小凡低下头,小声地嘀咕着:“是小智非要跟着我,我不希望他跟着我,才……”小凡委屈得眼眶通红。
我陷入了困惑:小智一直跟在小凡后面,挨了揍还一直跟着,形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呀?
我约小智到办公室聊聊。可是,无论我怎么问,小智却始终攥紧小拳头,缄口不言。
多年一线的班主任经验让我清楚地知道,处理此类事情得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我微笑着说:“小智,你能帮李老师一个忙吗?”
小智抬起头,不可思议地望着我。
在小智帮我干完活,准备离开时,我递给小智一颗糖,诚恳地说:“小智,刚刚你可真帮我大忙了呢。李老师腰不好,要不是你,我还得跑一趟,腰恐怕就要痛得断了。请你吃糖哦。”
小智不敢相信地接过糖,眼神终于与我接触,闪烁着一丝喜悦。
“小智,李老师知道,你一定不是一个坏小孩儿,体育课上你打同学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我,我……他们,他们不跟我玩……”小智支支吾吾地答道,泪水涌出,万分委屈。
“大家不愿意和你一起玩捉鱼游戏,你很伤心,觉得大家都不喜欢你。对吗?”小智点点头。
“你很生气,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失去控制了,其实你也不愿意的。对吗?”我拍拍小智的肩膀,表示对他的理解。
小智瞪大了眼睛,眼神柔和了许多,随后大声地哭了出来。
等他哭得差不多了,我安抚小智:“你是一个看重朋友的孩子,我们一定能找到比打人更好的办法。”
小智停止了哭泣。接下来,我想解决那件诡异的“愿挨”事件。
“你跟小凡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你真的愿意被小凡揍吗?”小智点头又摇头,跟之前一样,他自己都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做。
“他会,会……会跟我追着玩……”小智慢慢说道。
我惊愕了:小智居然会用挨揍的方式去换取一段他心中的“友谊”。
我不禁开始心疼起小智,他虽然在学习方面有点吃力,上课爱睡觉,但他还是一个孩子,有交友的需求,渴望被关注。毕竟在家里是全家的“中心”,体育课玩游戏这种“天时地利”,自然会激发他“求关注”的渴望。这种落差,他怎么受得了呢?就因为学习不好,朋友也不配有吗?
因此,挫败感和无力感驱使小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也要担负一定的责任。平时在课堂上,我应该多为他树立正面的形象,让他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李老师懂了,你虽然害怕挨打,但是更害怕没有朋友。今后我们一起努力,你一定会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小智破涕为笑,笑得很舒展,被人理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我也笑了,感谢小智让我知道我从前教育的不足,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去探求学生内在的渴望,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
此次打人事件就此水落石出,但后续的班级教育不可少,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打人是不对的,你看小凡承认自己的错误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要勇敢一点呢?”在我的引导下,“我会交朋友”主题班会开课了。在班会课上,小智向被打的那几名同学道歉了。
我带着学生们读《坏脾气的格拉夫》,绘本里的格拉夫脾气粗暴,郁郁寡欢,没有任何朋友。但他还是帮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送给他一颗小星星,小星星照亮了格拉夫的心。
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明白了,要交到好朋友,让自己更有价值,最重要的是乐于助人。这节课小智听得格外认真,眼睛一直亮亮的。或许,“被接纳”就是属于小智的那颗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