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星期

幼小衔接要牢牢把握三个关键问题
——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虞莉莉

□本报记者 刘丹丹

记者:关于幼小衔接的错误观念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幼小衔接?

虞莉莉: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有四点: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的一个独立阶段,需要通过专门的“幼小衔接班”来完成;把幼小衔接等同于入学前的知识准备,造成家长过分重视小学知识的超前学习;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责任在幼儿园,幼小衔接时间段主要局限于大班下学期,造成幼小衔接多为幼儿园主动向小学开展单向衔接;认为幼小衔接中,小学的责任只是坚持“零起点教学”,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个体差异,造成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和焦虑。

科学的幼小衔接是基于儿童发展为本的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增强长程衔接的意识,做好入学准备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尤其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让幼儿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的重要教育任务。要积极实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推进教育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

记者:为什么要做科学的幼小衔接?

虞莉莉:破解——久治不愈的社会顽疾。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面临各方面的变化,由此带来了生理、心理、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挑战。同时,由于学业压力下移到幼儿园和小学,造成家长焦虑声音此起彼伏、孩子担忧心理比比皆是、教师抱怨行为屡见不鲜、校园衔接意识势单力薄等社会顽疾“久治不愈”。扎实做好幼小科学衔接是破解问题的一剂良方。

积蕴——未来持续的发展能力。

近年来,国家层面接连出台幼小衔接专项文件,标志着幼小衔接作为现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议题,被正式纳入国家政策视野。幼小衔接是儿童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孩子长远发展、终身发展的视角看,幼小衔接教育变革的核心目标是达成“尊重儿童,积蕴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儿童入小学乃至后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突破——浅层简单的衔接形式。

以往的幼小衔接往往侧重于“形式衔接”,在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方面,互动合作还停留在较为浅层的外部活动形式上,还未达到课程与教学层面的深度衔接。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尊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以课程为载体推进幼小衔接,从简单关注行为改变的形式衔接走向实质的课程衔接。

记者:幼儿园、小学、区域教育部门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虞莉莉:建立共识,坚持儿童立场。将儿童的成长看成一个具有阶段性、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的连续体,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双向衔接共识。明确儿童的立场,赋予和尊重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主体性,明晰儿童发展的需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宗旨,以提供适合学生的课程为关键,以核心素养衔接、课程内容衔接和学习方式衔接为抓手,注重从形式衔接走向实质衔接,从而让小学通过实际行动缓解和消除幼小断层。

共建共享,加强双向衔接。要让幼小教师落实双向衔接,促进儿童平稳过渡,建立健全校园联合共建机制,如双向反馈、互访共研、课程衔接、资源库建设等。

统筹规划,形成衔接生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从区域层面进行科学规划、系统研究、有序推进。同时探究“三位一体”的良好生态育人环境,家、校、园不可缺位。搭建幼小家长合作的信息共享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在园的行为表现,也让两个学段的教师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最终为孩子做好全程全面的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