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星期

搭建“习惯桥” 连接“成长路”
浙江多地多举措推进幼小衔接

□本报记者 刘丹丹

“我比较担心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拖拉不专注等。”大班下学期伊始,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按照惯例向大班幼儿家长发放了一份关于幼小衔接的问卷。调查中,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我想在小学里交到好朋友。”“我想看看小学的课间操什么样。”“我想知道小学里有没有滑梯。”……在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前,每个班都进行了师幼对话,幼儿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小学的期待。

从幼儿园的门走出,到迈进小学的门,虽然两道门之间只隔了一个暑假,但这条路上充满了家长的焦虑和幼儿的未知感。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幼儿园入学准备与小学入学适应的教育指导作出明确要求。随后,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意见》。如果说幼小衔接是一场“成长接力赛”,那么在浙江这块赛场上,赛事正酣。

打好地基:

从生活入手,多方联动托举成长

在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街幼儿园园长马晓芽电脑中,保存着一张图片。图片左侧是小学,右侧是幼儿园,一群小朋友需要从右侧去到左侧,最佳的方案就是图片中间的那座牢固的大桥。马晓芽认为,幼小衔接要做的工作就是建起那座让孩子们平稳前行的桥。

为此,从2013年开园起,幼小衔接就是该园的重点工作。该园以幸福种子课程建设为抓手,从小班入学起就将入学准备的相关内容进行分解和渗透。比如,小班侧重生活自理能力、参与劳动的意识和运动习惯等培养;中班将交朋友和处理朋友关系作为课程重点;进入大班后会更重视幼儿的学习习惯养成,建立《儿童入学通关手册》,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针对家长的焦虑,幼儿园将大班家长会的场地搬到了小学里,并邀请小学教师、小学生家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举行四方论坛。由于前期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家长的想法,四方论坛可以有的放矢地回应家长的疑问,抚平无谓的焦虑。

进入大班后,有些幼儿会出现做事拖拉的现象。宁波市镇海区实验幼儿园园长宓丹颖认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的特征。为此,该园结合大班“我要上小学”主题生成了“时间小主人”课程,针对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设计“感知一分钟”“五分钟挑战赛”等活动,以“时间”为核心,认知、体验、管理为线索,帮助幼儿建立对时间的正确认知,形成合理分配以及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为小学的适应及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幼儿在生活习惯上的准备很容易被忽略。”通过多年观察和研究,宓丹颖发现,许多家长将幼小衔接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上,反而忽视了生活习惯上的准备。为此,围绕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准备4个方面,该园设立了7张“品质卡”,将入学前的准备内容具体化为健康、勇气、智慧、自信等能够在具体事件中体现的品质,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的成长路径具象化,提升了家园合作的效率。

降低坡度:

在关键时间,做好关键小事

直到现在,五(二)班班主任张丹凤预计中的“学生难管期”都没有出现。而且,与她有同样感受的班主任,在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还有许多。

究其原因,张丹凤认为,这与学校施行的“十会课程”密切相关。所谓“十会课程”是指,从一年级入学起,培养学生十项行为习惯:会吃饭、会睡觉、会走路、会排队、会问好、会听说、会打扫、会整理、会游戏、会求助。

“在学校里,学生的挫折感不是来自学习,更多来自细碎的行为习惯。”校长俞正强发现,比如忘记带作业这件校园里经常发生的“小事”,带来的危害却是极大的,不仅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情绪,还会消减学生的学习信心。然而,忘记带作业的背后是学生没有养成整理的习惯。

俞正强认为,“十会课程”的内容看似是“小事”,其实是“难事”。难点在于长久不懈的保持和制定细化明确的标准。从2015年起,金师附小从点到面,边研究边开发,边开发边实践,边实践边完善,将“十会课程”逐渐打磨成一把万能钥匙,逐一解锁了校园安全、幼小衔接等难题。

“吃饭、睡觉这些事还用学吗?不是天生就会的吗?”刚听到“十会课程”的内容时,张丹凤的心中泛起嘀咕。但是,当在操场上看到一年级的两个班排队安静有序时,她还是充满了好奇。在接受了“十会课程”教师培训后,她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学问很大。

“转变教师理念是推行‘十会课程’要过的第一关。”俞正强说,教师只有从内心去认可和接受,才能去思考和实践。第一年,一年级只有两个班实行了“十会课程”,班主任自己编教材,制定“十会”标准。一个多月后,看到了效果,有教师主动提出要开设“十会课程”。之后,细化“十会”标准,制作视频,组织家长培训,优化“十会”次序,完善评价机制……慢慢地,教师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氛围昂扬向上。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俞正强认为,习惯不应当简单划分为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学习。一年级是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间。

“这个力气不花,以后要花更多的力气。”学校里一位52岁老教师的话,让俞正强记忆深刻。校园里,学生们口中念着:“非运动不奔跑,有序行走。”去年,六年级的毕业班是完整实施“十会课程”的第一届学生。班主任们的感受最深刻:到了高年级,“难管”的学生没了,教室里安静了,老师们上课不需要使用“小蜜蜂”,班级学习氛围更浓厚了。

双向奔赴:

基于儿童立场,将衔接之桥加长拓宽

在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距离一年级的教室不用两分钟就是“巴学园活动场”,课间那里总是最热闹的。“环境是会说话、能育人的。”副校长章秀平说,该校幼小衔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重新打造环境。

曾经,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上小学最“难熬”的一件事就是,没地方玩了。幼儿园里常见的滑梯、爬架、秋千等,到了小学后都不见了踪影。小学是小学的样子,幼儿园是幼儿园的样子,衔接便无从谈起。

据了解,在温州市瓯海区,配备相应游戏设施的小学还有很多。作为“温州市幼小衔接试验区”,2021年瓯海区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瓯海区幼小衔接年度工作任务清单》,遴选5个幼小衔接试点片区,包含8所小学、15所幼儿园,兼顾城区、农村、城郊接合部。在区域层面,瓯海区基于儿童成长立场,通过机制探索、联合教研和家校共育等方面,在时间、空间和质量上,加长拓宽幼小衔接的链条。

“原来小学老师是这样上课的!”“原来幼儿园的游戏这么有趣!”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幼儿园和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参加第一次联合教研活动后,纷纷发出感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要先进行对话,才能彼此了解,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周慧静说。为此,瓯海区成立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组,打造问题“转化器”、开辟互联“直通车”、探索课程“一体化”,赋能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智慧。

“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课程衔接是关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虞莉莉说。依托联合教研机制,瓯海区探索学校特色课程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序列化设置,实现课程一体化。比如,梧田飞霞幼儿园与未来小学教育集团开展TOIO机器人课程同学共研活动,让小学课程先前延伸,让幼儿园课程向后延续。

“我更愿意称之为‘小幼衔接’。”温州市瓯海区仙岩第一小学教学科研处主任苏丽琼认为,两个字先后顺序的变化,背后是教师观念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幼儿园教师进行角色互换和跟岗体验后,她深刻感受到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对于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为此,她在一年级的课程中加入游戏和儿歌等元素。“上好第一个月,才能上好小学六年。”对此,在场的小学教师都深表认同。

在采访中,很多教师都提到一句话: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搭桥的前提是共识,而桥的尽头叫作成长。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