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美林
在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太炎诗教课”是一门特色和窗口课程,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通过学诗词、诵诗词、创作诗词等方式,让学生在传承国学的同时,培养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等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我们这堂诗教课的主题是“春之韵”。为了上好这堂课,我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了3个小任务:一是在课后观察校园里的春天,二是根据观察写一小段感悟,三是自主学习一首春天的诗。
“校园里的桃花粉粉的,玉兰花有雪白的,也有紫红的,它们都绽放着美丽的笑脸,春天是个万紫千红的季节。”“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草地上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它们好像在向我招手,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走在校园里,一阵阵暖暖的春风吹在脸上,舒服极了,还有同学在操场上放着风筝,春天是个快乐的季节。”……以交流分享开场,诗教课的气氛立马活跃起来了,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并背诵起自己新学的古诗,有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还有王维的《鸟鸣涧》。
要写诗,先要学诗、诵诗。因此,这堂课的第二部分是带学生一起品读白居易的《春风》。课上,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纸,纸上除了印有《春风》这首诗,还对诗中的平仄声做了标注。其中,用“—”标注的,是平声字,要读得稍微长一点;用“|”或“!”标注的,是仄声字,要读得稍微短一点。“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我先范读一遍,再让学生跟着吟诵。诗会吟诵了,后面理解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天上雷阵阵,地下雨倾盆。笼中鸡闭户,室外犬管门。”课堂的第三部分是教学生自己创作诗歌,这对小学生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此我特意分享了章太炎6岁写诗的故事,鼓励学生勇敢尝试。之后,我又向学生分享了自己写的《春之韵》,给他们打样:“春暖千花醒,争妍大地苏。纸鸢乐舞起,彩蝶望童躇。”在这首诗中,我想说的是:暖暖的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从睡梦中醒来了;花儿们在竞相比美,把大地妈妈也吵醒了;风筝在空中跳着快乐的舞蹈,越飞越高;五彩的蝴蝶望着可爱的儿童,恋恋不舍地停留着。
“同学们,只要你有心去观察,当春天来临时,你也能发现它的美。”那么,该如何写好一首诗呢?课上,我还给学生分享了一些写诗的技巧:先想好题目,再围绕这个题目把最喜爱的春元素写进诗里;一般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那第二句和第四句要押韵;调整个别字词,第一句对应第二句,第三句对应第四句,可以运用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叠词对叠词等方法。
课堂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自己写一首春天的诗。有学生写道:“嫩叶冒枝头,鱼儿水中游。燕子归来早,剪出春日柔。”有学生写道:“古镇春风踏步到,鸟语花香日展颜。柳条飞舞积雪化,春光好景又一番。”还有学生写道:“芬兰吐翠春意泱,莺雀桃源谱春光。苏盈万物东风焕,布谷催声事耕秧。”
在这堂课上,我和学生们一起吟诵诗歌、感悟春天,并创作诗歌,陶醉在浓浓的“春之韵”中。在学校大力弘扬诗教特色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有观察、有思考,还会积累、会吟诵、能创作。希望诗歌的种子能慢慢地从他们这儿发芽,一直延续下去,相信某一天一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花。
(作者系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