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3月15日 星期

数点梅花天地心
——十六年来读《论语》感悟
书 名:《论语译注》
作 者:杨伯峻
出版者:中华书局

□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 柏进华

《论语选读》每3年我就要教一次,从这本教材中选10篇课文开展教学。我想让学生们看看完整的经典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推荐学生购买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课前10分钟,师生一起捧书朗读。用了20天,我们借助这本书之力,把《论语》通读了一遍。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16年前的9月,我离家进京上学。火车穿行云贵,横跨长江,看着车窗外的景物,我心潮澎湃,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一个山里娃突然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只觉得北京的冬天比昆明冷得多。在寝室里,浙江同学大谈中国摇滚,东北同学满墙的文史书籍,安徽同学高考数学满分,就连比我小3岁的江西同学在风云辩论赛中也是风采翩然……要是能集他们的优点于我一身,那该多好。

第一门课,没有教材,课上竟然讲的是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导师对我说:“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做学问一定要读元典,看第一手资料,不要东抄西抄,要谨守元典精神。”

大学没有早读课,我却继续早读的习惯,清晨捧着《论语新解》在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下大声朗读。就这样,我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了《论语》,也是第一次和经典的距离这么近。

毕业时,我把读了4年的《论语新解》送给同学留念。同学翻开书惊讶道:“你竟然写了这么多批注。”

微信兴起时,我加了导师好友,很兴奋,发信息告诉导师:“您的学生从那时起,知道了‘学问’二字,至今坚守着读元典的训诲。”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13年前的夏天,我要报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同学推荐我阅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之前我读的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偏向义理,注重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阐发;而《论语译注》忠实原文,从语言文字方面解读《论语》。二者相较,我要考研究生,当然还是《论语译注》更为贴合专业要求。

记得我那时整天坐在老图书馆里,坚信能从《论语》中感悟孔子的道德境界。道德是关于心的,心里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当然心才是根本。

《论语》的每一章都带着孔子的人格魅力,直通生命最澄澈之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全书的第一章,“学者,效也”。“效”的意思是“模仿”,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儒家效法的是古圣先贤,不论在什么地位都能心系生民,以爱存心。

“习”的意思是“鸟数飞也”,具体来说学习就像小鸟练习飞翔一样,需要反复地实践。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曾经的好友过了很长时间还能再聚,一起回忆当年讨论启发、进德修业的场景,虽然可能主张各异,但是友谊随着岁月的淘洗越显淳厚。

“知”,往小处说是“了解,知晓”,知晓自己的才能和品德,知晓求学过程中的辛酸苦楚,知晓早年立下的兼济之志……

我在想象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是什么语气呢。是自豪,是无奈,是自我安慰,是劝慰弟子吗?

孔子遇到人生的困顿,经过不断历练,终归豁达平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发现: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生好学不倦,孜孜以求,不论是被人理解,还是受人赏识,都能保持本心和本色的人,孔子是一个。

我愿意做一个像孔子一样博学多闻的人,做一个有文化担当的人,做一个勇敢的人。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9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一只箱、一只书包,乘坐37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江南小镇南浔。

夜晚听着秋风吹雨,点点滴滴,看着床头柜上摆开的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一次次躺下,一次次起来,为第二天上课的思路发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的“贤”到底体现在哪里呢?饮食很简单,居处很简陋,甚至到“人不堪其忧”的地步,颜回却依然不改变一贯的快乐。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物质条件不足以动摇一个人对德行的追求,既不因处境不佳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时运亨通而忘乎所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就是孔子的生命气象。我又何必再为同事口中的“北师大双料硕士怎么就来这个小地方”而暗自神伤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是特别切合此时此刻的我吗?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的一篇课文,体现了儒家的重要政治主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语》其他篇章的一问一答不一样,它是被弟子冉求3次辩解“逼”出来的。这不就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吗?如果没有冉求一次次的辩解,孔子会有机会提出这烛照千古的政治主张吗?

反观自己的课堂,学生的看法和我不一样,不是正好可以争论,激发学生思考吗?学习不就是在师生的问难中实现的吗?这就是终极教学,我又何必远求呢?

我还发现,弟子冉求和子路来报告孔子“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给出3个不应该讨伐颛臾的理由,并且暗示冉求和子路本应该阻止季氏。

待冉求承认自己也不同意讨伐后,孔子明确地提出内政外交的主张。这不就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开展教学吗?我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而不是独自在雨夜辗转反侧,苦思冥想。

那一刻,我在寒冷的冬天看到几点鲜丽清雅的红梅。

16年来,《论语》解决了我人生路上的困惑。人何必腰缠万贯、衣紫腰金才愉悦呢?何必等到普天之下都承认自己德才兼备,才做君子呢?“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君子的表现。

想起北宋程颐的一句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又想起他的另一句话:“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现在,我在和学生们一起读第二遍《论语译注》。我想,他们也会像我一样有新的感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