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3月12日 星期

“第一学历”歧视当休矣


●毕业生求职苦于“第一学历”歧视,可谓由来已久。这种筛选办法不仅有失简单,而且遗患无穷。期待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一起破除求职路上的“第一学历”魔咒。

□胡欣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院士带来关于切实破除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他表示,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各个高校存在类型、特色方面的差异,但不应成为深造录取和求职就业的门槛,不能成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评价的标尺。在招生和就业过程中这种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危害很大,亟待破除。

毕业生求职苦于“第一学历”歧视,可谓由来已久。简而言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为了提高招聘效率,“第一学历”成了方便快捷的筛选条件。从统计学意义上讲,求职者的教育背景确实与其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但这种筛选办法不仅有失简单,而且遗患无穷。

学历只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不能简单地将其与能力画等号。高考能考上名校,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个体的综合能力,但不宜过于夸大。在中学的应试教育氛围中,很多有思想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考出高分,只能上普通院校。但进入大学后,一旦拥有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往往会渐入佳境,甚至进入“开挂”模式。如果仅仅因为“第一学历”就被刷下,岂不冤哉?

据公开数据,目前,我国有高等院校3000余所,其中“双一流”高校仅有百余所,占比约为0.4%。如果按照所谓的“第一学历”标准,让其他100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情何以堪?现实中,不少成功人士的“第一学历”并不起眼,但通过后续的不懈努力实现了“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类似的励志故事时有听闻,无疑是对“第一学历”歧视的最有力反击。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种粗放式招聘也会错失真正的人才。一位互联网公司负责校招的工作人员坦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历没那么亮眼的同事反而表现更加出色且稳定。

更可怕的是,这种唯学校“出身论”还会让整个社会越来越卷,加剧教育焦虑。当下,孩子们上个大学并非难事,但因为求职时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高要求”,家长纷纷逼着孩子考名校,严重破坏基础教育的正常生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除“第一学历”歧视,牵涉到法律保障和筛选机制建设等深层次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正如潘复生所提出的那样,要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加强督查检查,还要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标准,消除学生档案、求职简历“第一学历”概念,破除对学校“出身”的显性和隐性限制条件。此外,也要切实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垂范,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出身”选人用人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能人尽其才,则百事兴。”上述有针对性的系统建议,可谓切中肯綮。期待相关各方共同努力,一起破除求职路上的“第一学历”魔咒。英雄不问出身,“第一学历”歧视该休矣。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