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沙洲
昨天,一位教师给我看她写的论文,说是用于参加今年的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论文的副标题是“以××学科××年段《××》一课为例”,我感觉这两年经常看见这种标题的论文,于是上“教师话坊”网站查阅了一下历年的获奖名单。
“以……为例”的标题倒是有不少,但都是以大单元、大概念、活动或课程为例,以单课为例的论文也有,但仅集中于中职、幼教课堂,以及义务段的音体美等学科,中小学语数英科等学科的单课型论文上榜极少。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单课为例的论文胜算非常之小。
低配制作模式的迭代
以课例为基础的论文模式曾流行一时,只要收集若干个课例,就可以开始写稿了。
开头总起交代一下研究内容,接着就像撒豆成兵那样,一把撒出多个小标题,一般是5个,分配给预先准备好的5个课例,分别从5个角度阐述。
第一个小标题往往是“激发学生兴趣”,还发明了一个简称叫“激趣”;第二个小标题可能是“活跃课堂气氛”,第三个是“提高学习效率”……以此类推。
新课程改革以来,产生了大量同质化的论文,主力军就是这种纯课例论文,重复、古板、空洞。
据一线教师反映,这么写是基层教研员的要求。
我想,教研员不至于将这一款奉为黄金模式,他们应该是看到,很多人实在写不出像样的论文,无奈之下降低标准,让他们先把课上好再说,有余力则精选几个课例,形成所谓的论文。
虽然这不是论文该有的样子,但是聊胜于无。
正常的论文也会出现几个课例,但它们是作为论据支持作者的观点,言简意赅,切中肯綮。
而低配版的论文除了几个课例,论述、观点、数据、风格一概没有,有的甚至连课例都不是自己的。从本质上讲,够不上论文的学术要求,只是若干课例的集合体。
这种格式的文本可以在片区的小范围内行使交流、分享、选拔等论文具有的一切功能。运气好点的,得个县市级三等奖也未可知,但毕竟档次和格调是在这个位置,再往上走就勉为其难了。
然而,“认真积累”这件事竟然还是有人办不到,只能再降难度,要求大家先把一节课上好,要写的话就写写这节课,写长一点。“以《××》一课为例”就这样诞生了,它让5个小标题淡出了历史。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也不是高质量的课堂反思或实录,而是一线教学研究匮乏干瘪、捉襟见肘、因陋就简的产物。
尺度和竞争力成正比
乍一看,“以《××》一课为例”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君不见,一些人文社科领域名著也长这样,社会学者可以将其研究聚焦于一个村落,以寻找中国乡村的某些共性;有的采样范围更大一点,就从一个县城的情况入手。
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以一斑而窥全豹,单例研究似乎也能凸显研究的品质。但一节课毕竟无法跟名著相提并论。一节课只是一节课。
一节课,无论再怎么辗转腾挪,空间只有50平方米,时间只有40分钟,仅此而已。
经常听到“课堂生态”的说法,照这么说,课堂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呢,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但凡事要讲尺度,尺度有的时候可以天差地别。要参加论文评选,就不得不顾及评委的立场和感受。
在评委眼里,一节课相当于一滴水,而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相当于一个池塘,两者虽都是生态系统,但复杂性和系统性不可同日而语。
中职、幼教,以及中小学音体美的一节课,比起在室内面授或做题的普通学科,更具实践性、活动性、灵活性和知识融合性,获奖因素也大大增加。
总之,尺度和竞争力永远成正比。评委一旦看到更复杂、厚重、有力、新鲜的论文,就不会再把窄小、单薄、表面、陈旧的论文放在眼里了。
教材是标准也是镣铐
叶圣陶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说的虽然是语文,但是不仅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其他学科的教材也都只是个例子。
例子起到了示范和对标的作用,但例子也可以起反作用,让那些迷信教条、盲从权威、毫无想象力的人被教材牢牢地束缚。
这两年,随着新版统编教材的颁布,掀起了一股对比老教材、研究新教材的热潮,这对吃透新版课标和课改方向似乎有一定的助益。
但这种“找不同游戏”仅以搜寻新教材的微妙变化为乐趣,语文在几个字眼上翻来覆去倒腾,数学仍是从一道题幻化出几种解法,就课论课,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唯独看不见的是——人。
人(学生)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对象,是课和题背后的指向,如果不去研究学生为什么需要这节课,不谈课的变化、题的变体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也不思考怎样让学生消化其中的知识,那这样的研究就是无用的,或与新课改精神南辕北辙。
因此,用文本形式所作的纯课例展示,并不是主动的、有创造力的论文研究,而是一种学校常规公文,是长年累月、一课又一课、一单元又一单元、周而复始进行无望教学的文字反映和被动总结,不受评委专家待见必然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