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26日 星期

一浙师表的几个侧面

经亨颐与杭高
经亨颐与春晖
杭高樱花
经亨颐作宁波中学校训
春晖中学原门址
经亨颐与妻女三人合穴
浙江一师校名原石
经亨颐诗书画印作品

□本报记者 池沙洲 文/摄

“维自强之道,以造成国民为始基;兴学之方,以养成教员为急务。”这是1905年浙江巡抚张曾敭(yáng,同“扬”)奏折中的一句论断。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所处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仁人志士们于寻求国运突破、拯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有的人慷慨从军,投身疆场,铸就铁血军魂;有的人兴办实业,生产国货,与洋商一争高下;有的人负笈留洋,欲饱学先进科技,报效祖国……然而,要实现强国的伟大目标,所急需的第一资源是人,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还需要提升广大普通国民的素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涌现了一大批提倡和躬行“教育救国”的知识分子,而从近代教育过渡到现代教育的崎岖进程中,经亨颐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

莘莘学子,菁菁校园,找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探访经亨颐先生的人间印迹。

杭州师范大学的两个校区各矗立着一尊经亨颐的汉白玉立像,该校于2010年成立经亨颐学院,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顶尖师范人才。

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至今仍保留着经亨颐题写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名石碑,在被命名为“亨颐园”的庭院里矗立着经亨颐题刻“十周纪念”铭文的碑石和经亨颐的铜雕坐像。该校钱塘校区于2021年成立经亨颐师范实验班,为有志于成为人民教师的中学生走上通往讲台之路助力。

宁波中学铭记经亨颐定立的“自律、自立、自强”6字,刻石以为校训,在其百年校史中,培养了12位院士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而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春晖中学,可谓一部凝固的浙江现代教育史,这部历史的书写者正是经亨颐和他的团队。校园里不仅有经亨颐主持营造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大礼堂等各式建筑,有他题写的校名“春晖中学校”和校训“与时俱进”,有他曾经漫步徜徉的一草一木,有他栖身并常与同僚雅集的住所,更有他与妻女三人共聚长眠的坟茔。

除了以上这些,经亨颐还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人格教育、动的教育、屈就精神……这些教育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没有过时。

儒者 年方弱冠,上书死谏为国家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沿着唐代大诗人李白踏歌而行的剡溪蜿蜒而北,下游即为钱塘江最大的支流曹娥江,江的两岸是一片名人辈出的土地——上虞。

李白诗中提及的“谢公”,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南北朝著名文学家、旅行家、书法家、翻译家谢灵运。除了谢氏一门,上虞的古圣先贤还有东汉哲学家王充、汉末名将朱儁(jùn,同“俊”)、三国哲学家嵇康、明末忠臣倪元璐等;20世纪,上虞走出了“当代茶圣”吴觉农、新闻出版家胡愈之、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等人。

迈上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中心小学4楼,在校史馆入口处有一巨幅线描图,题为《敬修义塾图》,有亭台楼阁,曲径回廊。

这是该校的前身,经亨颐的祖父经纬(字芳洲)于1844年兴办的义学,名为“经氏家塾”,1856年又建平屋“十三间”,改名“敬修义塾”。不仅经氏子弟,乡里的贫苦子弟都可以来这里免费上学。

经亨颐18岁成人之前,都在敬修义塾学习,打下了儒学的坚实基础。

1900年1月24日,慈禧废黜光绪帝,立溥儁为“大阿哥”,是为“己亥建储”事件。《苏报》记载“绅商士庶纷然哄动”,上海商界以经亨颐伯父经元善领衔,1200多人联名发电报上书, 反对废立之事,经亨颐“年方弱冠,已头角峥嵘,气概不凡,自请列于名末”。

经亨颐叔侄公忠体国、关心朝政,“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儒家精神,不但未被清廷接纳,反遭通缉追剿。

经家位于上海和上虞两地的家产全被抄没。鹰犬们收到的懿旨还包括“就地正法,并灭五族”。亏得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密电上海方面,通知经氏族人远避出境。

斗士 维护公理,支持青年争权利

在敬修义塾学习期间,12岁的经亨颐竟然成了领军之将。

1889年的端午节,驿亭镇与邻村因“行龙”(民间祈福习俗)路线争端而发生械斗。经亨颐小小年纪“指挥壮男,幸未酿事。”

这可视作30年后他引领的“一师风潮”的伏笔,其敢作敢为、决命争首的领袖才干早在少年时期即已得到历练。

1919年,经亨颐在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师)校长期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其影响迅速传递至全国。

5月12日,杭州3000多名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在省立公众运动场(经亨颐筹建,今湖滨第一公园)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同时,宣布正式成立杭州学生联合会,向省议会请愿,要求通电巴黎和会,归还山东主权。

11月8日,一师学生施存统在新办的学生刊物《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引起轩然大波。

此举触怒了顽固守旧势力。省长齐耀珊视之为“肆口妄谈”“蔑弃国民道德”,妄图借机扳倒一师校长经亨颐。

时任省教育厅厅长夏敬观严令经亨颐解聘教授白话文的教员陈望道、刘大白、夏丏尊、李次九4人,并取缔刊物、开除涉事学生。

经亨颐据理抗辩,认为“学生即使言论失当,但没有犯罪”。但浙江当局仍不甘休,密电北洋政府控告,趁寒假撤换校长经亨颐,派军警进驻一师校园,企图剿除一师作为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存在。

整个事件从上一年的11月,一直延续到次年4月,双方拉锯僵持达半年之久,引起了全国性的社会影响和声援浪潮。北京大学总务长蒋梦麟至杭州,当面责备了夏敬观,并代表北京大学慰问一师师生。

4月17日,全校复课。6月16日,省议会通过了“弹劾省长齐耀珊案”,齐、夏被迫辞职离杭,“一师风潮”“驱齐灭夏”获得完全胜利。

商才 感化乡村,捐资兴学开民智

经亨颐出生于一个商人家族。祖父经纬少时因家贫而到上海谋生,“历几十年而积资达数十万”,经营仁元钱庄而“掌上海钱业公所首董”。

经纬长子经元善从17岁时即随父经商;而经亨颐为伯父经元善所器重,从18岁开始就跟随其左右。

1893年,经元善在上海城南高昌庙创办经正书院,聘请梁启超等新式知识分子任教。1897年,“因经费困难”,并入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鲜,100多年前,经元善就认为:“自孩提成立,依恃母教,饮食教诲,触处皆关学问。”1898年,经元善创立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后改名中国女学堂)正式开学。

经家两代人经商获利不忘本,关心弱势群体疾苦和妇女儿童权益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经亨颐。1923年,经亨颐创办春晖中学的第二年,即开浙江全省男女同校之先河。

未成年人、女性、贫民在经亨颐眼里都是需要扶助的弱势群体,而扶助的方式就是教育。

1922年年底,农民夜校开学,利用春晖中学晚上空置的教室,每星期上4小时的课,共有习字、常识、珠算、时事、农事、国语6门。

经亨颐在开学典礼上说:“春晖如果当时不设在白马湖,一切可以省许多经费;所以设在白马湖者,是想感化乡村。”

健儿 文武并重,体育教育发先声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的1900年,2月25日,经氏叔侄以商人身份上书言事,触怒慈禧而被通缉,于是远避澳门。直到8月14日,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攻陷北京,慈禧率光绪及大阿哥溥儁出逃,经氏叔侄才终于得以回到上海。

1903年,伯父经元善病逝那年,26岁的经亨颐作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留学日本。

经此风波,原先富甲一方的经家已无力出资,母亲变卖田产,妻子变卖首饰,才筹集了经亨颐的学费。“其母杨太夫人嘉其志,鬻田筹款玉成之。”

经过3年预科,经亨颐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高师),校长是日本大教育家嘉纳治五郎。

2019年,为迎接东京奥运会,NHK播出了大河剧《韦驮天:东京奥运的故事》,主角就是嘉纳治五郎。从剧情可见,此位校长极为重视体育,他在东京筹建公共运动场,积极申办奥运会,举办现代马拉松,倡导女子运动……使得一所师范学校竟走出了一大批“国民英雄”级别的运动员。

嘉纳治五郎同时担任日本体育协会会长,享有“日本奥运之父”“日本马拉松之父”“柔道之父”等多项盛名。

在东京高师,经亨颐虽然学的是数学物理科,但是平时的运动量一定大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日后其在一师和春晖中学任校长期间,也极为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年举办运动会、远足会,组建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校队。

他认为“古制礼、乐、射、御,文武本并重”,而中国人在太平岁月里丢弃了体育的优良传统,直至“吾国今日当风雨飘摇之际”。

1918年,一师成立10周年举办纪念运动会,特别设置了教职工运动会。校长经亨颐已41岁,欣然下场比试,一展短跑技艺,竟然赢得亚军。“最后余兴,本校职员赛跑二百码,余亦加入,得及第二,体力尚强,可自慰焉。”

左派 体恤工农,不惧风雷求民主

毛泽东曾说:“经亨颐先生是国民党的左派。”

经亨颐的祖父经纬自小贫苦,经商发家后心念黎民百姓,主持上海慈善机构同仁堂、辅元堂、育婴堂等,“戴笠骑驴,躬往督率,如捡拾遗骸等极秽之事,亦必身先倡导,淘洗凑合”。

伯父经元善继承家业后,也继承了先父的慈善事业。1878年,参与创立上海公济同人会,募捐救助河南灾民。同年,停办仁元钱庄,原地创立上海协赈公所,规模和影响甚至超过朝廷设立的上海官捐局。

父祖两代体恤底层民众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经亨颐,在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中,经亨颐选择站在了革命和进步的一边,为人民大众和中华民族谋未来。

不少“一师风潮”的参加者,后来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如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组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共产党员宣中华、指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汪寿华、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庄文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人民政权第一位司法部长梁柏台……

一师的教员中有全文首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春晖的教员中有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创建上虞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叶天底,学生中有浙东革命根据地特别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观杰、鲁迅学院院长黄源;四中的教员中有汉阳兵工厂党委负责人汪子望……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为革命付出了生命。大革命失败后,经亨颐不惧白色恐怖,将遇难共产党员汪子望的骸骨归葬白马湖畔,并亲笔题写碑文。

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力量与新军阀反动派摊牌,经亨颐加入了由周恩来、贺龙、恽代英等人发起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33年3月,何香凝的儿子、共产党员廖承志从莫斯科回国,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由经亨颐、宋庆龄、柳亚子担保出狱暂避春晖休养身体。

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中,经亨颐与何香凝从诗朋挚友成为儿女亲家,而经普椿与廖承志也从白马湖畔的两小无猜,为了共同的革命志向,坚守了他们白首不渝的爱情。

印家 运刀破石,古劲苍遒显真魂

李叔同和丰子恺是经亨颐团队中最著名的两位艺术家,但很少有人知道,经亨颐本人也是一位书画大家。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一体”,对于诗书画印四者,经亨颐评价自己:“吾治印第一,画第二,书与诗又其次焉。”

经亨颐与爱国人士柳亚子、何香凝等诗词唱酬,是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成员,有《颐渊诗集》印行。

姜丹书评价经亨颐的画“大气磅礴,笔力超拔,墨韵生辣”,书法“功力遒劲而能脱化”。

1929年,经亨颐于上海发起成立寒之友社,成员有刘海粟、张大千、姜丹书、黄宾虹、谢公展、潘天寿等。

经亨颐的金石篆刻为一绝,善于运用借边与连边,有秦篆的圆融浑朴。他是著名民间学术团体西泠印社的成员。

经亨颐自小受父亲影响喜爱篆刻,哪怕刻刀划破手指仍刻个不停,没有印泥,就用棉花蘸取塾师砚台中的朱墨来代替。15岁时,父亲经元佑将自己的全套篆刻工具“刀二柄、石十余方、印泥一盒、书数册”当作新年礼物相赠爱儿。经亨颐回忆:“平生最得意事,无逾于此。”

纵观经亨颐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从来没有走入某个固定的角色里:于青年,他是校长、师者,是思想家、引路人;于战友,他是诗人、谋士,是活动家、艺术家;于黑暗,他是火光、刻刀,是政治家,是骁勇善战的猛士……我们也不应当从单一的视角、用同一片滤镜去观察他;或许,我们从来就不应当随意地去定义他。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