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再生)每周的越剧课,58岁的象山县黄避岙乡村民张文亚从不舍得缺席。“上了乡里的老年学校后,我认识了很多越剧爱好者,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张文亚介绍,为了参加村里12月的新年晚会,大家晚上还自发组织排练,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今年,浙江将新建122所老年学校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要求9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象山县利用全县350多个旧校(园)舍、村文化礼堂、社区党群中心等场地资源,因地制宜新建老年大学,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逐步形成城乡15分钟学习圈。
新桥镇老年学校的校舍最初为幼儿园,后入驻了镇老少关爱服务站、抗癌康复协会、假日活动学校等组织,有现成的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创作室等场馆。10月开学以来,学校陆续开设了越剧班、二胡班、音乐班、舞蹈班等。
老年学校开起来,师资也是个大问题。象山深入开展青春反哺、银龄光辉、同心筑梦“三大行动”,招募中小学(幼儿园)志愿服务教师、社会培训讲师,引导优秀老年毕业学员担任基础课程导师,扩充师资队伍。现已吸纳舞蹈、摄影等专业教师26人,打造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据悉,今年以来,象山县各老年学校开设戏曲、摄影等课程班级79个,在册在读学员3190人,组织开展社团文体活动125场次,参与群众超2.6万人次。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下好老年教育布局提优、教学提质、服务提效“三盘棋”,助力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