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2月1日 星期

写论文时如何处理参考文献


□池沙洲

前几日,有一位教师请我浏览她的论文,我顺口问了一句:“有没有检索过文献?”

结果,仅仅几分钟之后,她就把文章重新发给了我。原文一字未动,只是在文末新增了十几条相关图书的出版信息,即很多教师头脑中所谓的“参考文献”。

按照这个注法,别说要5条、10条,就是50条、500条也不在话下。难道,参考文献是可以用“复制—粘贴”技术瞬间生成的?

如果是这样,参考文献到底是什么?论文都写完了,设置这样一个非连续性的文本附件意义何在?

在很多人看来,参考文献是拖挂在论文主体文字后面的,无人关注、可有可无,而且毫不相干的一条尾巴。它有点像电影散场后仍在银幕上向上升腾的字幕,观众离席而去,谁还会去瞅这些黑底白字?

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文本,包括学术文本和艺术文本(比如电影)有天然的共性,参考文献与片尾字幕都具有学术属性和法律属性,但参考文献要比片尾字幕具有更多的现实功能。

一、选题自我定位

好的文本都有选题,一个文本要有一个选题。没有选题或选题超过一个的文本,称不上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只能算是凌乱内容的组合。

选题最怕什么?重复!

正如传播学理论所定义的,重复传播的信息不能叫信息,只能叫“噪声”,因为它不能给接收者带来效益。

几年前,“超级英雄”IP火遍全球,制片商甚至让多个超级英雄挤进一部电影,还夺得了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但今年的几部超级英雄电影票房惨淡,这就是用重复选题在挑战观众的审美神经。再美味的佳肴,天天吃,是人都会腻。

写论文也一样,选题重复率与论文价值成反比。一个选题再好,大家一跟风,就变成“滥大街”的了。

试想,今天你还见有人在写“有效教学”“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单”“多媒体应用”之类的选题吗?当然不是不可以,只能说,这些作者知难而进,实在是勇气可嘉。

回到本文开头,我问那位作者是否检索过文献,本意并不是让她追加一个叫作“参考文献”的文字块,让论文看上去更学术一点,而是想确认一下,她有没有做过“选题定位”的工作。

通过查阅正式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看看自己的选题有没有与别人“撞车”,如果你发现,从很多年前开始,这个选题就已经被很多人写了很多遍,那在这世上再增添一篇无用的文章,就叫学术浪费。

如果你发现,这个选题目前研究的人尚且不多,那你就需要看看同样的选题别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

如果大家都在起步阶段,那恭喜你,得到了一个好选题。

但如果你发现,别人在这个选题上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并且引进了超前的理论;而你在论文中只是解释了相关概念,并在实践中也只是刚刚进行了粗浅的尝试。

此时你的“选题定位”工作的结果应该是,现阶段还达不到推陈出新、形成亮点的火候,只有学习和借鉴别人的资格。毕竟,论文这种文字体裁,正是用来分享交流学术成果的。

二、学术原创证明

论文一经创作出来,不拿出示人则已,若要示人,无论是发表还是参加评选,都必经一道“查重关”,这是为保护原创作者权益而设的资质审查环节。

著作权法规定了涉嫌剽窃的文字重复比例,万一文字作品发生著作权纠纷,对簿公堂时,文字重复率与胜诉率成反比。

引用也算重复率吗?当然算,不管引用的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陶行知;也不管引用的是政策文件、课程标准,还是课文句子;或最新出版的图书,甚至是无人问津的过期杂志……只要被检测出语句与原文一模一样,就会被计入重复率。

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即在原文前后加上引号,并在文章中的某个地方标明出处。这种情况被视为合理合规的引用,是正常的学术行为,不仅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相反还因有助于学术交流而值得提倡。

因为,在国际上,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位作者,甚至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标准之一,即论文引用率与科研学术水平呈正比。

换个角度讲,引号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就是为引用而专门设定的。在文章中,不加引号的是自己原创的部分,加引号的是引用他人的部分,清清楚楚。

因此,参考文献并不是与正文毫无关联,也不可以无限增加,文章中有几处引用,就应该有几条参考文献与之一一对应。

三、外部证据支持

除了用作选题定位的“北斗系统”,引用文献资料还有一个目的是寻找外部证据支持。

这就像是我们为了说服别人,话里时常会插入类似“某人就曾经这么干过”或“某人也这么说”等语句。

拉“某人”为自己的观点站台,“某人”的知名度与劝说成功率成正比。

如果你还能回忆起中学时代,为了考试而被语文教师摁着头皮写议论文的情景,其中就有“举例子”和“引用名人名言”的写作技巧,可以看作走上社会后说话与写作的一种早期训练。

四、论据出处溯源

中学生写议论文是不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一是由于篇幅有限,一篇作文也就“千儿八百”的字数;二是时间有限,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三是精力有限,为了作文中的一处引用跑图书馆、查论文网,不现实也没必要。

于是,“聪明”的考生就发展出一种技能——现编,即为了自己观点的可信度,炮制名人名言“拉大旗做虎皮”。

干这种事名气最大的考生要数苏轼了。他在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礼部考试,所写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大叫“快哉”,差点将他判为状元。

苏轼中了进士之后,随父兄拜谒欧阳修。考官问了考生一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你在文章中引用了帝尧与皋陶的典故,请问典出何处啊?”

苏轼随口应答:“在《三国志·孔融传》注中。”

结果,欧阳修等苏轼一家走后,傻乎乎将此书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却还是没找到这个典故。

可见,主审者(编辑、评委、考官)都有彻查论据出处的习惯,千古一辙。

学术发展至现代,一篇专业的论文如不注明引用出处,即参考文献的出版信息,是过不了学术审查这一关的。

前文讲过,参考文献在文章中的某个地方标明,一共有3种选择:正文、页末和文末。

第一种是当引用时,在括号中将该书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及引用句段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第二种是注在引用句段的当页下方,称“脚注”。

第三种是注在文末,称“尾注”,这种注法目前较为常见。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