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

一堂好课不是“坐”出来的


□舒玲玲

近期,多地高校因督促学生上课“坐前排”而引起广泛争议,部分高校甚至武断规定“前排未坐满记最后一排违规”“多次犯规可能需要家长来校‘陪读’”。

高校课堂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检验课堂效果的一面镜子。高校里虽有相当一部分课堂呈现出“后排挤挨挨、前排空荡荡”的场景,但也不乏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课“连过道都挤满了听课的人”。可见,造成前排无人落座现象的,除了学生抱有敷衍课堂、逃避提问、中途开溜等小心思,教师授课质量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强迫“坐前排”未必能促使学生转变学风积极主动学,反倒有可能让教师放缓改变教法、创新课堂的步伐。所谓学风建设,不仅是全校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上的风格,也是智、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课堂呈现只是学风的表象,厚植于师生内心的精神力量才是学风的气韵内涵。对于学生而言,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为什么学”“为谁而学”“学了以后干什么”远比“坐哪里学”更重要;对于教师而言,把功夫花在“上什么课”“如何上好课”“培养什么人”上远比纠结学生“坐在哪里听”更重要;对于高校而言,唤醒“躺平”的学生、震醒“划水”的教师、重塑热烈的课堂,远比简单粗暴地以制度“一刀切”来得更重要。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