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黄书光
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深意,需要遵循六个向度的价值指向,以便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的纵深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与时代价值
教育家是指在教育思想、理论或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教育家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是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推动者,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探险者和引路人。
不同时代的教育家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而呈现出不同风貌,但真正一流的教育家都潜藏着某种独特精神。在剧烈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为挽救社会危机而提出各自的教育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理论高峰。宋明理学教育家为回应佛学挑战,重建纲常名教的伦理本体,再倡书院讲学之风,传承和赓续儒家文化的道统学脉,更营造出浓郁而独特的教育家精神氛围,直接促成中国古代社会的又一次教育理论高峰。
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备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中国社会向何处去?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这是教育家们值此剧烈社会变迁中所无法回避的双重问题。职是之故,教育家精神,即指教育家在特定社会办学或办教育之艰辛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创造精神、开辟精神和崇高人格精神。
在当代,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理应继承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教育家所提倡的独特创造精神、开辟精神和崇高人格精神,并要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激发出来的世界秩序重构、社会转型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对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
二、现代化变革需要教育家精神的强力支撑
与西方内生式教育现代化不同,中国教育现代化源起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立,是外力冲击下启动的后发型现代化。这一后发外生型的教育现代化变革与演进,更需要教育家发挥办学的主动性和教育家精神的强力支撑。
其一,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国人践行了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的变革之路。鸦片战争以来,一批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教育家不仅致力于政治上维新变法,更把兴教办学视为“救亡图存”的根本。从那时候起,一批又一批教育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冲锋在教育救国的崎岖之路上,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开启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并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与之相应,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教育家精神得以薪火相传,并以新的姿态融入教育强国的时代洪流,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二,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国人探索出回归人本、务实兴学的发展之路。从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和“仁者爱人”以来,“学以成人”始终是儒家教育的优秀传统。近代以来,许多教育家更将对儿童之爱奠立在儿童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立场上求索育人的根本问题。从经亨颐倡导“成才必先成人”,到陈鹤琴提出“一切为了儿童”;从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教育情怀,到斯霞的“爱的教育”和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崇高教育理念……许多杰出的教育家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倡导回归人本的教育宗旨,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务实兴学探索,谱写了不同时期教育改革深度求索的华美乐章。
其三,传承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国人走出一条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之路。无论是陶行知,还是陈鹤琴,他们都不是直接将杜威教育理论搬到中国,而是结合本土的国情民性进行创造性的系统实验和长期实践,从而提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精神和自主知识品格的“生活教育”和“活教育”思想。
三、教育家精神传扬的价值指向
传承和弘扬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中的教育家精神,并作出与时俱进的新表述,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选择。大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需要遵循如下六个向度的价值指向。
一是在国族情怀上,要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家要以培养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为终极目的,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自觉以“传道”为自己的责任担当。
二是在德行品质上,要养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育家不仅要在理想信念上引领学生至诚报国,还要在道德情操上成为人格模范,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突出崇德修身,彰显奉献精神,倡导言行一致。
三是在知识传播上,要体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来就是智者的化身,须以渊博的知识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为立身之本。好教师要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四是在教育行为上,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育家理应是终身学习的榜样、勇于创新的典范。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要刻苦学习,求真明理,更好地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五是在人格风范上,要持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秉持无私纯洁的大爱精神和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特有的人格风范。好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是在社会责任上,要担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作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引路人,不仅要引导他们登高望远,谋划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要启迪他们胸怀天下,将祖国锦绣前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勇挑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