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焕荣
2019年,丽水市仅有3名教师评上正高级职称。最新一年的数据是20人。
2019年前,丽水每年新评的“绿谷名教师”仅500余人。最新一年的数据翻了3倍。
4年的时间,丽水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丽水,素有“浙江绿谷”之称,全市9个县(市、区)都是典型的山区县。长期以来,师资力量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丽水在引才尤其是高层次教育人才上也没有明显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该如何破局?
“一定要自己培养‘金凤凰’!”丽水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叶青介绍,近年来,丽水在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积极构建山区教师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有效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了山区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入门:年年有目标,全员大比武
去年,丽水市实验学校青年教师泮惠在市直“四年展实力”比武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此之前,她已连续3年参加教学比武大赛。这可不是个例。在丽水,教龄不超过5年的新教师每年都必须参加全员大比武活动,一个也不能少。
刚入职的新教师最具活力和可塑性,需要“扶上马送一程”。2013年起,丽水市试水“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设置一个小目标,即一年起好步、两年过好关、三年上台阶、四年展实力、五年显身手,并定期举办全员大比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
比武是显性的手段,本质是促学习、促提高。丽水市教育局人事处副处长俞伟毅介绍,为此,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必须选派名优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专门对该教师参加比武项目进行指导,同时学校教研组还要以团队形式对新教师开展组合式帮扶。
泮惠一入职,学校就专门安排老教师叶婷与她结对。叶婷2013年入职后就参加了第一次全员大比武活动,此后更是年年不落,如今,作为泮惠的结对教师,她将自己参加比武的经验倾囊相授,帮助泮惠少走弯路。同时,每次比武前,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还会帮泮惠一起磨课,在课程重难点把握、师生互动等方面给出建议。泮惠坦言,每次比武都像是一次修炼,积累和收获都是巨大的。入职仅一年时间,她就评上了市教坛新苗,两年后,她又进阶为市教坛新秀。
据了解,“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在丽水已实现全覆盖,每年有3000余名教师从中受益。
进阶:降门槛,通路径
职称名额少,竞争激烈。年轻时资历不够,资历有了评优的年龄又过了……这些都是广大青年教师成长中的烦恼。对此,丽水第二高级中学教师梅春笋深有感触:“我以前是学科带头人,但只有中级职称,想进阶教学名师,职称门槛过不去,想评副高级职称,又缺少教学名师这类骨干教师荣誉加分,于是就陷入了‘死胡同’。”
怎么办?2021年,丽水市教育局发布《丽水市“绿谷名教师”评选全员进阶实施办法》,提出放宽职称、名额等诸多限制,建立了从教坛新秀到教学名家的“绿谷名教师”六级成长阶梯。
梅春笋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以往中学教师评市教学名师需要具备高级职称条件,调整后,中级职称教师也允许参评市教学名师。“放宽职称门槛,让像我这样的普通教师有了更多的成长机会。”2021年,梅春笋顺利进阶,成为市教学名师。
评上“绿谷名教师”非一劳永逸,丽水对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名师、市教学名家实行了任期制和实绩审核机制,学科带头人任期5年,教学名师任期7年,教学名家任期10年。任期内每学年进行考核,师德失范、辐射引领作用不明显、带徒成效不佳、考核不合格或不在岗的将予以退出。期满后需重新参加考核评审,才可享受相应待遇。
降门槛、通路径,助推了广大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不断进阶更高层次。据统计,仅2022年,全市“绿谷名教师”系列教师完成进阶的就有2000余人。目前,丽水市教坛新秀以上的“绿谷名教师”系列教师已有880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30%左右。
成才:“双名工程”育名师
12名培养对象晋级成为市教学(德育)名家,11名培养对象晋升正高级教师职称,9名培养对象晋升浙江省特级教师……今年7月,在丽水市“绿谷名校长、名教师工程”(以下简称“绿谷双名工程”)结业仪式上,这组数据分外耀眼。
山区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难,要实现本土化培养更是难上加难。2019年年底,丽水启动了为期3年的“绿谷双名工程”,遴选336名培养对象,通过3年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和知名教师。
“绿谷双名工程”从哪突破?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潘巧明经过深度调研后发现,山区教师往往不缺一线教学经验,但缺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将问题转化为课题、把课题做出成果的能力和动力。
抓住了这一关键,丽水市专门从知名高校聘请42名理论导师,从知名中小学和教研机构中聘请69名实践导师,构建起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虚拟学校”网络平台,定制开发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服务,保障培养活动“不掉线”、导师联络“不断线”。
“项目化学习效果好,学生也喜欢,但该如何设计主题和实施方案?”日常教学中,庆元县第二中学数学教师范良帮提出了这一问题。于是,通过“虚拟学校”,他联系上了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并在双导师的帮助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不仅将它转化成了课题,还做出了成果。去年,范良帮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培育效果好不好,学员最有发言权。遂昌中学教师林鉴强列出了3年来的培训干货:每月阅读一本著作,每周阅读一篇文献,每学期参加一次集中研训。既有理论研讨,又有教学观摩,收效明显。三年里,他获评市教学名家、浙江省特级教师,还评上了正高职称。
朱叶青表示,下一步,“绿谷双名工程”还将升级为“浙丽双名工程”,继续放大“双名工程”的辐射效应,为丽水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教育样板、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