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9月8日 星期

在教书育人中寻找“心花怒放”
——专访长江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

□本报记者 言 宏

长江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是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中国理事、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被称为“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第一人”。教师节前夕,记者专访了彭凯平教授,请他谈谈教师如何调整心态,焕发职业活力。

记者:不管处于哪个时代,幸福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你认为什么是幸福?

彭凯平:每个人都想要快乐、幸福,可很多人却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快乐和幸福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我把幸福定义为有意义的快乐。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心花怒放”。那是一个英文单词,原意是像花朵一样灿烂。我觉得用心花怒放来描述,非常准确地表达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状态。科学研究证明,这样的一种状态对我们生活、工作、健康都特别有意义,同时这个状态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实现。

记者:您曾说社会上有很多人普遍不快乐。事实上,教师群体中也有人感到不快乐,您能分析一下原因?

彭凯平:我觉得有多层原因,有社会的、文化的和自身的。社会的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我们没跟得上变化。我们一直关注物质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没用心去体会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文化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感受到的来自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压力。自身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与愉悦感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4种: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如果没有这些神经递质就开心不起来。每种神经递质的触发机制不一样,了解它们是怎样工作的,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找到激发它们“卖力干活”的方法。

记者:生活并不时时如意,教师如何用积极的心态拯救自己的不开心?

彭凯平: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叫具身认知,意思是你如果做出这样的行动,你就可以得到那样的一种神经反应,二者之间是相通的。达尔文发现的肌肉反馈理论表示肌肉大脑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比如,即使你并不开心,但做出笑的表情,牵拉了脸部肌肉,大脑就会解读你笑了,就会分泌多巴胺,你就真笑了。所以,你的行动会反过来影响你的想法。你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做些事情让你开心,就是一种积极愉悦幸福体验。

另外,应对挫折,我有独门绝招——“五施理论”:言施——积极地表达和交流;身施——用触摸和运动激活身体;眼施——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颜施——经常微笑;心施——培养内心的感受力。经常练习这5个简单的行为,你就能从日常小事中持续获得幸福。

记者:您曾说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进化选择出来的保护机制,负面情绪也有作用,如何理解这句话?

彭凯平: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有道理的,而且有必要的。负面情绪是一种自然进化的保护机制。我建议教师可以用5招掌控情绪:觉知——控制情绪,释放压力;互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心——理解别人的感觉与情绪;接纳——看清它,才能打败它;管理——控制情绪活动,积极解决问题。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堵墙,这堵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在我们遇到挫折时,要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提高自己的抗压抗挫能力,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分离,通过严密的逻辑归纳,在认识上把那些矛盾的思想和感觉分离出来,以避免内心冲突;补偿,强调自己具备某些有价值的特质,以弥补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一些缺陷;升华,将个体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能够被社会接纳和赞许的目标;幽默,用幽默的语言来缓和气氛、化解焦虑,如调侃、自嘲等;利他的公益行为,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记者:不少教师表示职场压力特别大,他们如何在职场当中找到那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彭凯平:第一要找到工作的意义。第二个要找到成长的路径。第三个就是自控力。做教师要看到自己的使命,看到自己工作对学生人生成长的作用。自我的心态调整很重要,磨炼自己特别重要。

心理学强调主观感受、心理感受。要防止“虚假疲惫”现象,“虚假疲惫”不是真正的疲劳,是心理疲劳,是不开心、不愉悦,是由于心理状态造成的一种身心反应。当你知道自己的天赋所在,做爱做的、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工作,人生的幸福感就会涌现。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