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抒雯 许天怡
推开唐朝的历史长轴,歌舞盛宴,曲水流觞,诗歌流淌满地,商贾络绎不绝。种种流光溢彩的符号,构成了后人对大唐盛世的所有幻想。
然而,浮华并非唐朝的全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无论是家国还是个人,都被镶嵌在了时代的幕布中,命运的分野在朝堂政治的诡谲多变中到来了。
著名学者王夫之认为,“唐室为之再安,皆敬舆悟主之功也”。王夫之口中的“敬舆”即为陆贽。在唐朝的群星谱上,文武双雄,明星荟萃,从来不缺人才。相比之下,陆贽的知名度实在不高,然而在后世文人墨客的笔下,又总能发现他的身影。
在苏轼心中,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在韩愈口中,“贽之为相,常以少年入翰林,得幸于天子,长养成就之。不敢自爱,事之不可者皆争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奏疏多达39篇。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中,陆贽被冠以“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的头衔……
陆贽何许人也?为何历史上的各路名人都愿意为其站台?“救时内相”“廉洁奉公”“直言进谏”……有关陆贽的故事碎片屈指可数,为了拼出这幅描绘陆贽一生的完整拼图,我们选择回到他的出生地——嘉兴,一个关于梦想与抱负、执着与坚守、收获与失去最开始的地方……
救时内相:“致君尧舜上, 白鹤翱长空”
浙江嘉兴,一个低调的富庶之地,素有“浙西三屯,嘉禾为大”的美誉。嘉兴城东北60里,有一座河道纵横、田垄交错的村庄,粉墙黛瓦,庐舍鳞次,名为陆庄(现嘉善县惠民街道曙光村),这里就是陆贽的出生地。
在现代文学的演绎中,陆贽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当日,有白鹤冲霄,鹤鸣声划过长空,久久不绝。古人是最懂托物言志的,以鹤作比,暗示了陆贽将会是一位品格高尚的贤能之士。
在当地,陆氏家族是名门望族,只不过陆贽出生之时,恰逢“安史之乱”,家道已经开始衰落。陆贽的童年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正如杜甫在一首诗中写道:“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国破家衰的景象深深地烙在陆贽的童年记忆中。这份记忆如同一块画板,在斑驳中奠定了人生底调,并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陆贽的一生。
在陆贽的求学路上,儒学是他最重要的成长养分。陆贽的母亲韦氏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特意将陆贽带到苏州城,拜于当地名儒陆景倩门下。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陆贽属于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他出入孔孟,精习先秦诸子,钻研唐太宗的治国理念,研究前代贤相的辅佐智谋,即便身处乱世,这段潜心向学的岁月为他日后在战乱之时仍能操翰成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陆贽天赋很高,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年仅18岁的他首次应举就高中进士。在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白居易中进士已是27岁,且是第三次应举,由此看出,陆贽的文学素养非常之高。
及第之后,陆贽先后通过了博学宏词科和书判拔萃科的考试。尽管科考让他一鸣惊人,但陆贽拿到的却是一个“韬光养晦”的剧本——低调多年,专心耕耘,等待一朝崛起。他先是被派去了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后又辗转至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市)。诗人卢纶曾在《驿中望山戏赠渭南陆贽主簿》中描述过陆贽当时的生活状态:“山在门前登不得,鬓毛衰尽路尘中。”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了底层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也看到了“赋税繁重,民命不堪”的现实,“轻徭薄赋”的思想种子也因此在心中种下。
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唐德宗继位。第二年,他派黜陟使巡视天下,选拔人才。陆贽向黜陟使呈上《考课黜陟六条》,建议用“五术”察风俗民情,“八计”考地方政绩,“三科”选优秀人才,“四赋”理赋税财政,“六德”定疲困之人,“五要”精减官员。
这些观点传入唐德宗的耳朵,也引得朝官员的啧啧称赞。新皇上位,根基本就不稳,加上当时“藩镇割据”的情况愈演愈烈,唐德宗立即召回陆贽,后又破格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经历过“泾原兵变”和“奉天之难”,唐德宗对陆贽的依赖与日俱增,无论到哪里都要带着他,凡事都要与他商议。陆贽的能力逐渐显现,即便身处繁杂政务中,他都能游刃有余,在所有陆贽起草的奏议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罪己诏”之《奉天改元大赦制》。
这篇赦书全文2000余字,三分之一为唐德宗的自我谴责,其余为朝廷宽赦优抚,并对叛乱者承诺将“一切待之如初”。文字热烈真挚,深沉感人,颁布后“人心大悦”,前线将士非常感动,有的竟痛哭流涕,“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激发”。
在陆贽的努力下,朝廷逐渐走出危局,摇摇欲坠的唐王朝转危为安,陆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救时内相”。
清廉自守:“宏清净无欲之风,守慈俭不贪之宝”
陆贽38岁时登阁拜相。新宰相上任,朝中的官员照例准备了很多礼物,来试探这位长官的好恶,但是陆贽偏偏一件都没有接受。唐德宗听说了这件事,就借他人之口转告陆贽,“不要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
然而,面对唐德宗特许的“收礼”权利,陆贽连夜写了《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贿道一开,展转滋甚。”“若有所受,有所却,则遇却者或有意疑乎见拒而不通焉;若俱辞而不受,则咸知不受者乃朝廷之常理,复何嫌阻之有乎?”
在陆贽看来,为官作宰的人应该是天下官员的典范,收受贿赂的大门一旦敞开,就难以控制。如果所有礼物都不收,大家就会知道,不收礼才是正确的做法,同僚之间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嫌隙了。陆贽用这一封奏疏给皇帝上了一堂深刻的廉政课:“宏清净无欲之风,守慈俭不贪之宝。”
但细细算来,陆贽也收过一次礼,送礼的是他的好友张镒。陆贽还在华州郑县时,结识了当时的寿州刺史张镒,两人相谈甚欢,后结为忘年交。等到陆贽要离开时,张镒拿出“钱百万”,心想帮衬陆贽补贴家用。据《新唐书·陆贽传》记载,“贽不纳,止受茶一串”,由此看来,陆贽当时收的礼就是一包茶叶。
陆贽的清廉自守和他早年在苏州城求学的经历分不开,他的老师陆景倩就是一位难得的清官。朝中人如此评价陆景倩:“某强清,某诈清,惟景倩曰真清。”意思是,在当朝官员中,有的人迫使自己清廉,有的人伪装成清廉,只有陆景倩一个人真正做到了清廉。
陆贽把老师的话一一记下,并在日后的为人处世中做到了言行合一。
直言强谏:“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28岁的陆贽回到长安,直接进入了大唐的政治中枢,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开启了其政治生涯的新篇章。而他的政治人生也跟随着唐德宗的亲疏好恶,上下浮沉。
陆贽敢于直谏,也敢于“唱反调”,大致和他潜心钻研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分不开。对名相魏徵,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他将魏徵的话镌刻入心,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做魏徵那样‘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的谏臣。”
早期,唐德宗和陆贽的关系好似“蜜月”,无论是用人、用兵、抚叛、封赏等,唐德宗都会向陆贽咨询意见,而且语气相当诚恳,有时甚至是谦逊。
对于唐德宗提出的“无厘头”想法,陆贽都能保持立场,并且直言不讳。一次,唐德宗在逃难途中,有百姓给他献瓜果,令他十分感动,于是便要给他们封官。陆贽两次上书(《驾幸梁州论进献瓜果人拟官状》《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提出“以爵位者,天下之公器,而国之大柄也。唯功勋才德,所宜处之”。陆贽认为,因为献了瓜果就能被封官,会让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士寒心,对安邦定国有害而无一利。唐德宗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陆贽的直谏是从平天下、得人心的初衷出发,而不是根据君王喜好或是个人利益。从这一点来说,陆贽真正地践行了他的偶像——魏徵的直谏精神。
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陆贽驳唐德宗的次数多了,君臣之间必生嫌隙。有人劝陆贽说话不要显露锋芒,他回答:“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只可惜,君臣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没有持续很久。
在四海安定、朝堂稳固之后,唐德宗的心理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在晚期很赏识裴延龄,并且听信裴延龄的阿谀之词,在宫里建私库。陆贽看了心急如焚,两次上书皇帝(《论宣令除裴延龄度支使状》《论裴延龄奸蠹书》),可是这时候的唐德宗已经听不得陆贽再说一个“不”字,甚至动起了杀心。最后,陆贽被贬忠州(今重庆忠县),也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落下帷幕。
忠州别驾:“愿符千载寿, 不羡五株封”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陆贽在《禁中春松》一诗中以松树自比,表达自己被贬抑时不图封侯拜相,而是穷且益坚,独善其身,心忧天下;一旦有机会重回朝廷中枢,哪怕年迈力弱,也一定不辞辛劳,承担起济世经邦的大任。这种豁达超然的心境,被后世的知识分子称赏和效仿。如范仲淹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苏轼则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之中写下了“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42岁的陆贽来到了忠州(今重庆忠县)。或许是因为想起了父亲的教诲,要他学践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又或许是看见当地百姓饱受传染病之苦,原本打算“躺平”的陆贽开始研究医术,撰写了《陆氏集验方》,从良相到良医,换个身份继续造福百姓。
让人唏嘘的是,陆贽直到离世都没有等到皇帝召他回京,而这份诏书仅仅晚到了7天。
如今,在嘉兴市老城区的市中心,为了纪念这位唐代良相(谥号为宣)专门修建了一座宣公祠。正堂前的匾额上镌刻着“世代忠良”4个大字,陆贽的画像“端坐”正中,时时刻刻警醒着后人恪守刚正、廉洁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旁征博引了陆贽的经典名句:“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这些力透纸背的思想,在经过时光的洗礼后依旧被后人称道、受用。在嘉兴市第一中学,陆贽修身廉正、忠于国家、心忧天下的精神已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不仅开设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更在课外活动上通过辩论、社团、演讲等形式,在全校师生心中种下廉洁的种子。
离开宣公祠,往左再多走几步便能看见宣公桥,这是后人为纪念陆贽而专门修建的。在历史的长河里,宣公桥几经翻新和命名,如今也终于找回了它最初的身份。
在宋代诗人陆蒙老的诗里,曾有这样的描绘:“当时仓座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桥上,车流不息;桥下,川流不止。或许,陆贽也曾在此扶栏眺望,他将所有的抱负、梦想、失意和苦等都交给了时间,此时此刻的他,问心无愧;而今时今日的我们,将砥砺前行。
人物介绍:陆贽(公元754年—公元805年),字敬舆,今浙江嘉兴人 。唐朝著名宰相、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陆贽为中唐贤相,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深得当时及后世称赞。 陆贽为官清廉,俸禄之外,分文不取,且学识渊博。陆贽工诗文,尤长于制诰政论。所作奏议,多用排偶,条理精密,文笔流畅。《全唐诗》存其诗。有《翰苑集》及《陆氏集验方》传世。
陆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