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倩
从杭州坐高铁至苍南,再转乘中巴2小时后,才能抵达泰顺县。从泰顺县政府所在地罗阳镇出发,再经过40分钟盘山公路的盘桓,南浦溪镇联云中心小学便出现在了眼前。
27年如一日的坚守,用心浇灌梦想
这所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小学,目前仅有学生32人,教职工10人。学校规模虽小,却有着100多年的历史。1915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归来的毛志强,受辛亥革命思潮影响,在家乡的毛氏祠堂里办起了一座小学校。100多年过去,学校几经改建,依旧矗立在祠堂的旧址上。
毛福莉是土生土长的联云人,1996年从瑞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母校联云中心小学任教。
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为什么又要回来?“除了是我的母校,学校和我还有一层渊源——它是我的曾祖父创办的。”毛福莉告诉记者,毛志强过世后,家族中没有人再从教了,甚至有不少人大字不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接续曾祖父的教育事业,是促使毛福莉回到家乡的动力之一,而让她更加坚定这一信念的,是这样一件事:
还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有一次毛福莉趁着假期回到家乡,听到村里的孩子们在抱怨“老师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这深深地触动了她:“在大山里,老一辈教师素质确实比较弱,我既然读了师范,就应该反哺家乡教育。”说到这里,毛福莉找出了上世纪90年代联云中心小学的照片。泛黄的照片中,两栋相邻的木屋是曾经的毛氏祠堂,后来用作学生食堂、师生宿舍,旁边一幢裸露着红砖的两层小楼是教学楼,几个孩子在小楼前的泥地里玩耍,这片泥地便是操场。“这样的教学环境,怎么留得住优秀的教师呢?”毛福莉感叹道,“我是联云人,应该为联云服务,为家乡教育贡献我的力量。”
就这样,时年19岁的毛福莉带着这份教育初心,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大山深处。这一待,就是27年。
拉近一点心的距离,护航心灵健康
站在联云中心小学的校门口,校园一览无余:一幢三层的主教学楼,一幢两层小楼分布着教师的办公室和音乐、美术教室,还有一幢楼的二楼是教师宿舍,一楼则是食堂、心理咨询室和沙盘室。
一间心理咨询室、一间沙盘室,就这所乡村小学来说,这个配置着实有些“豪华”。“在学科教学之外,我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毛福莉说。这是因为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这辈人,“隔代亲”很容易导致老人溺爱孩子,加之农村的老人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时候他们只看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情况。
2013年9月,毛福莉接手了一个“捣蛋班”,学生中有的上课开小差,课后不交作业;有的逃学;还有的惹是生非经常打架……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当时的班级状况毫不为过。起初,毛福莉采取的是“上课狠抓纪律,课后步步紧盯”策略,身心俱疲却始终不见效。她深感读师范时学的那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远远不足以应付眼前的情况,于是,她购买了《看透学生的心理》《读懂学生的智慧与技巧》《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心理学》等书籍,并且报名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年12月,毛福莉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学生的行为偏差都是有成因的。”毛福莉说,学习了更多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后,她开始抽丝剥茧,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故事,“对症下药”,终于“药到病除”。
学生小林(化名)就是“捣蛋分子”之一。“他喜欢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催也不管用,只会让他紧张和焦虑,如果有同学不小心惹到他,他就挥拳相向。”毛福莉清楚地记得,有段时间,小林经常在课上走神,常常一个人呆呆地看着远处,学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毛福莉发现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通过多次谈话,毛福莉终于知道小林这些表现的“症结”所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的再婚让小林觉得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感到孤独和无助。眼前的这个“捣蛋分子”原来有这样令人心疼的经历,毛福莉决定用爱感化他。
除了在生活上嘘寒问暖,为了让小林改掉拖延的毛病,毛福莉特意上了一堂题为“告别拖拉坏行为,争做作业小能手”的课,并且设计了“告别拖拉一周量行表”,通过自我监督和他人评价促进学生告别拖延。课后,毛福莉让小林把接下来一个月要做的事列一张清单,“我和他约定,提前完成可以得到奖励,反之则会有惩罚”。
课外,毛福莉还带小林去参观孔雀养殖基地,这让小林格外兴奋。参观途中,小林不小心扭伤了脚,毛福莉二话不说,背着他走了两公里多的山路来到社区医院医治。“永远忘不了圆圆老师背着我艰难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现在已经工作的小林说,是“圆圆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让童年的他走出阴霾。
“圆圆老师”是学生对毛福莉的昵称。“因为我胖嘛,他们就这么叫我。”毛福莉对此欣然接受,她认为,课堂上教师必须威严,课下,她更愿意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拉近一点心的距离,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2016年,毛福莉又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B级资格证书,成为学校第一个有资格和能力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她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创建学生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团辅活动,带动其他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学习培训——学校10名教职工中有8人具备心理健康教育B级资格证书,为山里孩子的心灵健康保驾护航。
打破羞于启齿的坚冰,扼杀潜在危害
“对孩子的生理知识和防侵犯知识教育,过去我们认为是不重要的。”六年级学生毛浩逸的家长毛克学告诉记者,“现在,我对孩子说,毛老师课上的内容你别觉得没用,将来走出大山,可能就会需要。”他口中“毛老师课上的内容”,就是毛福莉开展的性安全教育。
“根据我的指令,指出相应的身体部位。你们知道,这其中哪些是隐私部位吗?”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漫长假期以及夏天的衣衫较为单薄,6月21日,毛福莉在学校开设了一场题为“爱护我们的身体”的性安全知识讲座,通过游戏、儿歌、互动问答、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教学生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知道什么是性侵害,学会分辨和防范性侵害。此前没有听过课的20名学生到场听讲。
毛福莉从10年前就开始关注性安全教育了,这源于一次闲谈。几名村民在闲聊时透露村上一名智力有缺陷的妇女遭到了性侵害,最终却不了了之,毛福莉听后感到震惊、生气又无助:“我们的父母从来是‘谈性色变’的,和大城市相比,大山里的父母更加不会关注生理知识、性教育。”
“要打破羞于启齿的坚冰。”毛福莉暗自下了决心。为此,她参加了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的女童保护基金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性安全教育知识。在取得讲师证后,毛福莉不仅为自己的学生授课,还与其他12名志愿者成立了泰顺县首批女童保护讲师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到全县的各个乡镇为学生讲课、给家长作讲座,既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督促家长重视监护工作,加强防范意识。
“没有。”被问及是否有学生来求助时,毛福莉欣慰地告诉记者,没有求助就是好消息。平时,毛福莉会有意在课余闲谈中调查学生们对性安全的防范意识是否足够。“夏天,一些老爷爷光着膀子、只穿三角内裤就在村里走,我觉得这样不好。”“有个爷爷邀请我去玩,说有东西给我吃,我没有去,这算不算有防范意识?”……眼前的学生就像山间的一朵花、一棵草,纯真善良又未经风雨,他们童稚的言语让毛福莉感到性安全教育不可或缺又任重道远。
“2022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报告指出,近5年来,‘隔空猥亵’侵犯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频发。”毛福莉说,“在一些看不见的角落里,‘隔空猥亵’正在发生,必须扼杀这些潜在的危害。”
“有人在和你视频通话中,提出看你的隐私部位,你该怎么做?”“坚决拒绝!”学生们坚定的声音回响在联云中心小学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