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彪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马某某因涉嫌在校期间非法获取学校内网数据,收集全校学生个人隐私信息,并公开发布在网站上而被北京海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很多人听闻后,第一反应是惊讶:“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的?”
这起事件并不是孤例。在以往的一些相似案例中,不少犯罪分子是借着“职务之便”,获取大量学生个人信息。比如马某某,就读期间曾在学校信息中心勤工俭学,做过学生助理,“学生助理有机会使用到高权限账号,应该就是那时通过超级管理员身份登录的”,校方相关负责人作此猜测。马某某是否借着“职务之便”窃取信息,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但对学校来说,这些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信息,能这么容易被盗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信息时代,数据是财富。个人信息是与个人隐私有关的各种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个人资产。不法分子之所以“打捞”学生个人信息,正是看中其背后的价值。
保护学生个人信息,亟须拧紧“安全阀”。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总揽网络信息安全的网络安全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学校应进一步细化规范,严格按照要求对学生信息进行采集,并明确被采集信息的使用目的和方式等,防止学生信息泄露。
具体来说,学校要在内部制定相关规定,在信息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以及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规范学生信息管理。比如设置信息安全部门,有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信息中心严加管理,保护好超级管理员的登录账号及密码,对不同类型管理人员差异化设置信息查看权限。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对信息使用进行监测、追溯,对信息窃取与篡改进行有效处置。
同时,学校还有必要通过普法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将信息素养培训作为师生基本素质必修课,普及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侵犯个人信息的危害和后果,引导师生关注和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因一念之差行差踏错,也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