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姚祥燕)“学校的篮球场能否安装夜灯?让我们在炎炎夏日的晚上打一场清凉篮球。”日前,浙江外国语学院2021级国贸1班学生居义州在学校“钉钉意见建议反映平台”上提交了这样一个建议。没想到当天就得到了学校将安排加装照明灯的答复,并且收到了相关负责教师的联系方式。
近年来,浙外聚焦学生“急愁难盼”问题,切实推进“你呼我为——我为学生办实事”,实现学生有诉求,学校有回应、有行动。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便捷、更放心地在钉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文波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面向学生干部、普通学生、辅导员等不同群体多次召开座谈会、调研会,广泛听取意见,逐一解决学生们最关心的“匿名反馈”“处理时效性”“反馈落地”等共性问题。
2021年5月,“钉钉意见建议反映平台”正式开通。自平台上线以来,共受理学生提交的意见建议1600多条,线上答复满意度超过90%。在这些意见建议中,既有关于公寓服务、餐厅饮食、校园环境、学生管理等日常生活的,也有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实践平台等涉及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
据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平台提问或上传图片表达诉求,学生处作为流程的中枢,将意见建议分类后转发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给出答复后由学生处审核并反馈给学生,整个流程均通过可视化方式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渠道畅通了,学生参与治校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为学校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处将评奖评优、心理咨询预约、勤工助学招募考评等工作搬到线上,提升了工作的便捷性和透明度;教务处建立“快速响应、优先处理、及时反馈”机制,悉心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后勤保障部门建立公共事务与后勤服务“你呼我为”工作机制,构建“需求收集、分类办理、结果反馈”的闭环系统,上线钉钉报修系统、“退调宿”线上办理系统,设立质量监控与安全部,对餐饮等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图书馆优化整合馆内座位资源,推出“长约区”座位申请审核制,优先满足考研等学生群体需求。
除线上平台外,学校还在学生综合事务大厅设置意见投递箱,由学生处负责每日对投递问题进行汇总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处理结果由学生处直接电话反馈给当事人,并做好台账记录。如遇匿名问题投递,由学生处在3个工作日之内将反馈结果提交钉钉平台公示。
接下来,学校还将开展年度最佳“意见建议”评选活动,对提出问题并已提供解决方案的“意见建议”进行评选,表彰积极参与学校治理的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