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贤
要教好一门学科,教师在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这三个方面,应该把哪个方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过程中,特别是有许多内行教师观摩的公开课,大家总是喜欢关注教学方法。评价一堂课是否精彩,也主要是看教学方法。教师们考虑的也是教学方法:眼下最流行的是什么方法?用什么方法能够吸引大家?这种方法能不能体现当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一直处于讨论的中心地位。
如果把视野从课堂扩大到教研活动现场,同样可以感觉到大家对教学方法的讨论热度,因为大家讨论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如何”:如何体现“学为中心”?如何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如何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开发什么模式、什么流程。其实这些都是在方法上做文章。
教研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如果教研活动以研究教学方法为主,教师们就会在研究中关注教学方法,把方法的新颖性和生动性放在优先甚至是第一的位置。教师在备课时,先到网上去搜索,看看别人是怎么设计的,搜索一个不够,越多越好,可供选择或拼凑,想的是最好能直接搬过来用。
教师对自己要教的这个“本”,即教学内容,研究只是浮光掠影。
比如,我曾经听一位语文教师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手段不可谓不丰富:观看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片段,补充毛泽东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的事例,想象补充这一夜毛泽东在想什么,学生想象情景写出片段来展示,反复朗读(分小组、分男女、配音),将改动过的句子与原文比较……整节课花样繁多,场面活跃异常。
但在引导学生对语文要素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上,教师却做得非常不到位。比如朗读的感情基调,这篇课文应是深沉、凝重的,要用缓慢的语调来读;可不少学生却读得平淡,或是响亮,有几个语速很快,教师也没有提醒。
再比如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毛泽东为什么在整个过程中没说一句话?为什么不是明说“留在朝鲜吧”,而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来表达?这些有深度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涉及。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执教者并没有深入研究文本,因此也无法准确把握文本个性。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课堂上招数再多,也只不过是花拳绣腿。
让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三者应该怎么排序?
我觉得,应该把教师的学科素养放在第一位。想象一下,如果音乐教师唱歌像鸭子叫,弹琴像拉锯子,能上好音乐课吗?学生会喜欢音乐吗?同理,如果语文教师自己不爱写作,也从来不写,能教学生写好作文吗?学生会喜欢作文吗?教育是靠影响和示范来产生效果的,只有教师自己的学科素养丰厚,才能使学生的学科素养丰厚。
学科素养丰厚,有利于教师理解教材,当然,这还需要教师深入而反复地研究教材。因此,教师需要花工夫的方面,教材理解是排在第二位的。
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最后才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术的层面。总想在花样上取胜,这是彻底的本末倒置。
学科素养丰厚,有利于宏观而深入地理解教材;教材理解透彻,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科素养、教材理解、教学方法,这三者是有主次逻辑的。
许多教师成不了大器,不是缺乏方法和经验,而是缺少综合素养和学科素养。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学科素养就高;也不要以为自己教龄长,教材理解没问题。要知道,素养的提升、教材的理解是无止境的。